谒王乐道之子闻方饭绝客一绝
晚生恨不及前辈,来访诸郎观典型。
吐握风流何寂寞,满林风竹自秋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遗憾自己未能生在古代,但我会去拜访各位才子佳人,学习他们的风范和美德。那个时代的风流才子们已不再热闹,只有那满园竹林在秋风中婆娑作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谒:拜见。
2. 王乐道:宋朝文人,此处的“子闻方饭绝客”是指他的儿子王闻方。
3. 及:追赶上,比得上。
4. 恨:遗憾。
5. 前辈:指王乐道这样的文人前辈。
6. 诸郎:指王乐道的儿子们。
7. 典型:榜样,模范。
8. 吐握:古代诸侯或士大夫相见时,有礼让之风,吐出口中的食物,握住手杖站起来以示尊重,称为“吐握”。这里形容礼仪风范。
9. 何寂寞:非常清静、宁静。
10. 满林风竹自秋声:意指竹林在秋天里随风而动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人王乐道与其子的诗。开篇“晚生恨不及前辈”,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无法亲眼目睹前辈风采的遗憾之情。接着“来访诸郎观典型”一句,表达了作者渴望与王乐道及其子交流的愿望。
颔联“吐握风流何寂寞”,诗人以“吐握”一词来形容王乐道的风流,形象地展示了王乐道的才华横溢和潇洒不羁。同时,这里的“寂寞”并非指其孤独,而是说他的才华和品德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传承。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满林风竹自秋声”的画面,展现了王乐道家风的优良,同时也借风声传递出诗人对其子和子孙后代的期望。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又表现出对后辈的关心和鼓励,充满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谒王乐道之子闻方饭绝客一绝》是南宋诗人陈东所作。公元1146年前后,也就是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陈东创作了这首古诗。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陈东刚刚步入官场,成为临安府的一位官员。他的主要职责是处理地方政务、维护社会稳定,并为国家选拔人才。然而,他在任期内发现官场的腐败现象严重,许多人因贪污腐化而被提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却得不到重用。这使得他非常痛心疾首,因此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失望。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宋金两国处于战争状态,国家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战乱的影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内部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陈东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国家贡献力量,改变国家的现状。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