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秦刷子

标题包含
秦刷子
谁斫碧琅玕,影撼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根华发。 龙孙受戏碧波涛,喜动清风发。到得浪花深处,一瓯香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ol> <li>谁砍了绿色的宝石般翠竹,其倒影摇曳在庭院的风月和光晕之中。尽管它已到了寒冷的季节,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留下了几根美丽的白发。</li> <li>嫩竹如同小龙孙在海浪中翻滚嬉戏,快乐无比,惹得微风阵阵吹来。在浪花的最深处,有一杯美味的冷茶等待着我去品尝。</li> </ol>
去完善
释义
《秦刷子》陈东的注释: 1. 秦刷子:毛笔的一种类型。在古代,“秦”常用来表示毛笔的制式;而“刷子”则是毛笔的俗称。 2. 谁斫碧琅玕:“谁斫”是疑问代词,意思是“什么”或“谁”;“碧琅玕”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毛笔的制作材料。这句的意思是:是什么制作了这支珍贵的毛笔? 3. 影撼半庭风月:“影撼”是指毛笔的影子摇曳;“半庭风月”指庭院中一半的风光和明月。这句的意思是:毛笔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生姿,仿佛在感受庭院中的风光。 4. 尚有岁寒心在:“尚有”是保留的意思;“岁寒心在”语出《论语·子罕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形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这句的意思是:这支毛笔依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 5. 留得数根华发:“留得”是保存下来的意思;“数根华发”指几根华丽的毛发,这里是说毛笔的毛。这句的意思是:这支毛笔还保存着它那华丽的毛发。 6. 龙孙受戏碧波涛:“龙孙”指毛笔;“受戏”是接受游戏的意涵,这里是说毛笔在使用时如同游戏般轻松;“碧波涛”形容墨水的流动如同碧波荡漾。这句的意思是:毛笔在使用时如同游戏一般轻松,而墨水则如同碧波荡漾。 7. 喜动清风发:“喜动”是喜欢摇动的意思;“清风发”形容清风吹拂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毛笔喜欢在清风中摇曳。 8. 到得浪花深处:“到得”是到达的意思;“浪花深处”形容笔墨的挥洒。这句的意思是:当毛笔触及纸张时,笔墨便如同浪花一样绽放开来。 9. 一瓯香雪:“一瓯”是量词,用于液体;“香雪”形容墨汁的香气和质地。这句的意思是:一杯散发着香气的墨汁。
去完善
赏析
《秦刷子》是清代诗人陈东的一首咏物诗。诗歌以秦刷子为载体,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作者通过对秦刷子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怀念。"谁斫碧琅玕,影撼半庭风月"描绘了秦刷子的美丽景象,如同绿玉般的光彩照人,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这种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的内在品质,正如"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根华发"所表达的,即使在严冬之际,秦刷子依然能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其次,作者通过对秦刷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力和活力的向往。"龙孙受戏碧波涛,喜动清风发"中,作者把秦刷子比喻为龙孙,寓意着生命的勃发和活力。这种生命力使得秦刷子在风吹浪涌之中依然能够屹立不倒,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而"到得浪花深处,一瓯香雪"则进一步强调,即使身处逆境,秦刷子也能保持自己的品质和尊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总的来说,《秦刷子》这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秦刷子的美丽形象和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向往。它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秦刷子》是南宋爱国诗人陈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这一时期,金兵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陈东出生于北宋末年,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刻苦攻读,学识渊博,但屡试不第。靖康之役后,他随家南渡,定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奸臣当道,人民生活困苦。陈东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呼吁改革,抨击权奸。 在这首诗中,陈东通过对秦刷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秦刷子是一种清洁工具,用来刷洗马匹。陈东以秦刷子比喻南宋朝廷的官员,讽刺他们只注重表面文章,忽略实质问题。他还通过“去却尘埃在,长安一日还”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盼和对自己理想抱负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