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有客櫂扁舟,相逢不暂留。
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
官路生归兴,家林想旧游。
临岐分手后,乘月过苏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客们乘着小船相聚,短暂相逢却令人留恋不已。这群人有着优雅的风度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通过诗歌和美酒互相交流、交相辉映。其中一些人萌生了回家的念头,而另一些则想念着家乡的一切。在分别的时候,他们相互道别,期待着在月圆的夜晚再次在苏州相聚。
去完善
释义
扁舟:小船。不暂留:时间不短暂,指长时间逗留。
重文物:重视文化遗产。风流:遗风余韵。
官路:做官的道路,这里指友人要去的地方。生归兴:产生了回家的想法。家林:家乡。
想旧游:想念过去的游乐。临岐:面临歧路,指分手时刻。
乘月:借助月光。过苏州:经过苏州,这里是诗人想象的友人将要经过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在扁舟上离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短暂的相聚和长久的思念之情。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感情,以及祝愿朋友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牟融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不详,但从他的诗作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现实的文人。他在《送友人》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牟融所处的时代,唐朝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诗歌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许多文人都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因此诗歌创作在那个时代非常活跃。同时,唐朝的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人们崇尚友谊,重视人际交往。这些时代背景为牟融创作《送友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