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范使君
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修。
心上惟君知委曲,眼前独我逐漂流。
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还没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分别了,虽然现在相距的距离并不远,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相见。只有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复杂,而我只能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漂泊不定。一直以来,一味的宽容和忍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到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去适应。望着远方的家乡,我只能无奈地叹息,每当风吹过,我都忍不住挠头感叹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
释义
1. 未秋:指秋天还未到来的时候。
2. 别:离别,告别。
3. 已终秋:指已经结束了一个秋天。
4.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5. 娄江: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条河流。
6. 路阻修:道路险阻且漫长。
7. 心上:心里。
8. 委曲:原意是曲折,这里指的是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9. 眼前:眼前所看到的事物。
10. 独我:只有我自己。
11. 逐漂流:随着水流漂泊不定。
12. 从来:一直以来。
13.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14. 好:好结果。
15. 到底:最终,最后。
16. 依栖:依赖和依靠。
17. 总是诹:总是要计划和规划的。
18. 西望:向西看去。
19. 家山:故乡的山山水水。
20. 浩叹:大声叹息。
21. 临风:面对风吹。
22. 搔首:抓头,表示烦恼的样子。
23. 不胜愁:无法承受这种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寄范使君”,是诗人写给他的朋友范使君的,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在秋天的背景下,诗人以一种悲伤、忧郁的心情,表达了他与范使君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离别后的无奈。
首联中,“未秋为别已终秋”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离别的季节——秋天,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离别时间已经不短了。“咫尺娄江路阻修”则描绘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相见。
颔联中,“心上惟君知委曲”表现了诗人心中只有范使君能理解他的苦衷和曲折的经历,而“眼前独我逐漂流”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漂泊在外,无所依靠的孤独感。
颈联中,“从来姑息难为好”意味着过分迁就、纵容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到底依栖总是诹”则意味着最终的依靠还是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这两句诗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哲理,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尾联中,“西望家山成浩叹”表达了诗人遥望故乡,感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临风搔首不胜愁”则描绘了诗人迎风而立,抚弄头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哀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与范使君之间深厚友谊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给人以启示,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范使君》是唐朝诗人牟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在公元814年至817年间,正值唐宪宗元和年间。在这首诗中,牟融以书信的形式向友人范使君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牟融生活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随着官僚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民众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友情和亲情的感悟。牟融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这首诗中,牟融通过描述故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他通过对范使君的问候,表达了希望彼此能够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心愿。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牟融对家乡和友情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