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孙君山亭

标题包含
题孙君山亭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吟对琴樽庭下月,笑看花木槛前春。 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期在远离尘世的地方欢愉地生活,安静地学习并体验隐居的乐趣。 在庭院中对着月亮弹奏、吟咏诗歌,欣赏着春天的花朵和树木。 闲暇时想穿上登山的鞋子,醉意中还披着滤酒的布巾。 在山林沟壑间能忘记荣华富贵,与白云和黄鹤成为好朋友。
去完善
释义
1. 孙君山亭:诗人所游览之地,即孙君在山中的亭子。 2. 长年:长时间。这里指长时间的隐居生活。 3. 乐道:以道德为乐事,指过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4. 尘氛:世俗纷扰。 5. 静筑:安静的住所。 6. 藏修:深居简出,修养身心。 7. 学隐沦:学习隐士的生活方式。 8. 琴樽:弹奏古琴,痛饮美酒。 9. 庭下月:指月光洒满庭院。 10. 花木:春天的花朵和树木。 11. 槛前春:亭前的春天景象。 12. 登山屐:登山用的鞋子。 13. 漉酒巾:过滤酒的布巾。这里指醉酒的状态。 14. 林壑:山林河谷。 15. 轩冕:古代官员的车马和冠冕,代指官位名利。 16. 白云黄鹤:比喻隐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题孙君山亭》是诗人牟融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整首诗以悠闲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在山林之间的恬静生活和超脱心境。开篇首句“长年乐道远尘氛”揭示了诗人的向往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的愿望。随后,“静筑藏修学隐沦”则以平和的语气描述了诗人营造静谧环境以便进行学术研究和修身养性。接下来的两句“吟对琴樽庭下月,笑看花木槛前春”,既描绘了诗人在月色之下弹琴饮酒的雅趣,又展现了他在欣赏花木春光时愉悦的心情。紧接着的两句“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则是诗人借喻了“登山屐”和“漉酒巾”,寓意了自己遨游山水、畅饮美酒的生活方式。最后一句“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则表达了诗人寄托在自然风光中的忘怀名利的心志,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和生活的细节描绘,向读者展示了诗人清静自在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领略到古代隐逸生活的高尚情操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孙君山亭》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关于创作时间,据学者研究,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代中期,也就是公元8世纪左右。这个时期,中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 其次,从作者的人生际遇来看,牟融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政治斗争失利,他被贬谪到江南地区。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期,经济、文化、科技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此外,江南地区在当时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也为牟融的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