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客之杭

标题包含
送客之杭
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 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西风让人的寒冷感觉穿透厚厚的貂皮衣袍,旅途中的状态显得匆忙而没有片刻停留。太阳即将落山,船帆在余晖中带着大家越过了河岸;心中的思念如同高悬的明月照耀着远方的杭州城。夜深了,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仿佛在唤醒自己远离家乡的梦境;灯光下的歌声扰乱了离别的忧愁思绪。遥想着到了杭州,我们可以在酒桌上畅谈别离的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指秋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2. 冷:寒冷,这里形容秋天的气氛。 3.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泛指华贵保暖的衣装。 4. 行色:出行的景象或气度。 5. 匆匆:时间紧迫的样子。 6. 不暂留:不能暂时停留。 7. 帆带夕阳投越浦:此句意为在夕阳的映照下,船帆带领船只航行到越浦地区。越浦,古越州滨海县,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 8. 心随明月到杭州:这句话表示作者的心意随着明亮的月光抵达杭州。 9. 风清:风轻云淡,形容天气清爽。 10. 听漏:古代计时的方法,通过倾听滴水声来判断时间。 11. 乡梦:思念故乡的梦。 12. 灯下闻歌乱别愁:在灯火下聆听歌曲,让人更加烦恼于离别之情。 13. 悬想:想象,设想。 14. 兴地:即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15.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中,“西风吹冷”暗示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的景色凋零,给人以萧瑟之感;“貂裘”代表的是一种华贵的生活,而作者却在诗中主动示人以冷,使得全诗的情感基调开始确定下来。 颔联“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描述了江上日落的景色和诗人心中思念之情,借用了帆、夕阳、心、明月等形象来表达情感,手法巧妙。 颈联“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中,“风清听漏”描绘出夜晚寂静的气氛,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乡梦”则意味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听着滴漏的声音,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中。而在这样的心境下,诗人在灯下听到歌声,不禁生出别离的愁绪。 尾联“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诗人想象着到达杭州时的场景,会在酒筵前诉说离别的忧伤,使得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客之杭》是唐朝诗人牟融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唐帝国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受到了深刻影响。牟融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可能也与时代的动荡不无关系。 牟融是江南地区的一位士人,他的诗才横溢,在当时颇有名声。然而,他并未像许多其他文人一样追求功名,而是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琐事,表现出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和宁静致远的思想境界。 在《送客之杭》一诗中,牟融以杭州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他在诗中将西湖比作美丽的仙子,寓意着友情如同西湖的水,永远清澈透明。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牟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