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徐俞山居

标题包含
题徐俞山居
青山重叠巧裁攒,引水流泉夜激湍。 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 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 老我不堪诗思杳,几回吟倚曲栏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青山层叠巧妙地围拢着,引导流水形成瀑布在夜间澎湃。山间的雾气锁住岩石和门扉,让白天的阳光显得有些阴暗,而云朵回归山谷,使得松树间的绿色阴影变得更加寒冷。这美景并非在李相国的府前所见,而是从袁生的画卷中感受得到。年老的我因诗兴已消失殆尽而感到不堪回首,无数次靠在曲径幽廊的栏杆上感慨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重峦叠嶂:表示山势连绵起伏的样子。 2. 裁攒:在此指山峰错落有致。 3. 流泉:流动的泉水。 4. 激湍:激流,急流。 5. 岚锁:雾气笼罩。 6. 岩扉:山岩间的门户。 7. 清昼瞑:白天的清静宁静。 8. 云归:云朵飘来飘去。 9. 松壑:松树繁茂的山谷。 10. 翠阴寒:指山谷中的绿色阴影显得清凉。 11. 李相门:唐代宗李豫之弟李揆,封为郑王,曾任同平章事,此处的"李相门"借指有地位的豪门大户。 12. 袁生:即袁中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公安三袁”。 13. 不堪:不能承受或忍受。 14. 诗思杳:形容诗歌创作过程中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15. 几回:多次。 16. 吟倚:边吟诗边凭靠。 17. 曲栏干:曲折的栏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人以青山、流水、岚气、云彩等自然景象为主角,运用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色。 “青山重叠巧裁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峦叠嶂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同时,“巧裁攒”一词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接下来的“引水流泉夜激湍”,诗人以流水为线索,将读者的视线引入更深层次的自然世界。通过对“夜激湍”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山间流水的力量和生命气息。 在第三联“岚锁岩扉清昼瞑,云归松壑翠阴寒”中,诗人通过对岚气和云彩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这两句也传达了诗人对山林景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两句“不因李相门前见,曾向袁生画里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卷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比,诗人突出了自己笔下的山水景色之美,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徐俞山居》是唐代诗人牟融创作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诗歌艺术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高峰。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牟融正处在一个人生转折点。他曾为官,但因对官场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选择辞官归隐。这一决定使他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那个时代,隐逸文化非常流行。许多文人墨客在仕途不顺或看破红尘后,会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推崇。因此,牟融通过描绘徐俞山村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