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侯之京
悠悠旌斾出东楼,特出仙郎上帝州。
刘旻才高能富国,萧何人杰足封侯。
关河弱柳垂金缕,水驿青帘拂画楼。
欲尽故人尊酒意,春风江上暂停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哉地离开东楼,挺拔非凡的才子前往京城。
刘旻才华横溢能治国,萧何如此杰出足以封侯。
河岸边的柳树轻轻摇曳,水边的驿站挂着青色的帘子轻轻拂过画楼。
想用美酒与老友尽情欢愉,就让船在春风吹拂的江边稍作停留吧。
去完善
释义
1. 悠悠:形容旌斾摇曳的样子,表达了行进的缓慢和庄重。
2. 旌旂:古代用作指挥或开道的旗帜。
3. 东楼:古代的城楼,这里可能指出发地。
4. 仙郎:封建时代对士人的美称,这里用来赞誉沈侯。
5. 上帝州:前往京城,因为皇帝所在的京城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地方。
6. 刘旻: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家,以才能和高尚品德闻名。
7. 萧何: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酂侯。
8. 人杰:杰出的人才。
9. 封侯:古代对功绩卓著者的封赏。
10. 关河:指关隘和河流,这里泛指路途的险阻。
11. 弱柳:嫩柳,初春时节发芽的柳树。
12. 金缕:金色的丝线,这里比喻柳条的颜色和质感。
13. 水驿:水上驿站,供船只停靠休息的地方。
14. 青帘:青色布帘,此处借指酒旗。
15.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这里可能是指酒楼。
16. 故人:旧友,这里指送别的人。
17. 尊酒:用杯子盛的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牟融写给朋友沈侯的一首送别诗。诗中作者以刘旻、萧何两位历史人物比喻沈侯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尊重和赞美。同时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友情的珍视。在结尾处,作者希望友人在春风江上的旅途中暂时停舟,以便尽情饮宴,表达对友人深切的惜别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牟融作为一位语文老师的诗歌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沈侯之京》是牟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时间为唐代。在牟融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这一时期,虽然社会相对安定,但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等问题依然存在。诗人作为文人,往往对社会现实有所关注,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也表现得更为深沉。
此段时间内,牟融经历了人生起伏,他曾任监察御史、左补阙等职,后因触犯权贵被贬为地方官吏。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关注民生疾苦,呼吁改革政治,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此背景下,牟融创作的《送沈侯之京》表达了他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对景物描绘和对友谊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反映出他对时代变革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