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翁母些

标题包含
翁母些
满头华发向人垂,长逝音容逈莫追。 先垅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 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 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发苍苍的老人向我们走来,他已经离我们远去,无法再听到他的声音和看到他熟悉的容貌了。我们在夜晚怀念他时的墓地,曾经繁华的画堂已不再有他的身影。我们停下车辆,远远地看着那孤独的身影,抬头看见悲伤的吊唁者,心中充满了痛楚。只有那些尊贤敬德的人才会崇尚孝道,用诗歌悼念这位离世的亲人。
去完善
释义
1. 翁母:指父亲或母亲。这里指已故的母亲。 2. 牟融:字子优,一字献之,元朝时期的一位文人。 3. 华发:指花白的头发。华,花白。 4. 向人垂:向着人们低垂,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 5. 长逝音容:指母亲的逝世及她的容貌。 6. 逈莫追:指母亲去世的消息无法追回,表达了失去母亲的哀痛之情。 7. 先垅:指已故的祖先墓地。 8. 风木:出自《孔子家语·致思》的成语,指怀念父母的心情。 9.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10. 彩衣:指孝服。 11. 孤云影:比喻母亲的离世。 12. 吊鹤悲:鹤的叫声在古人眼中常常代表悲伤,这里以此表达作者对母亲的哀悼之情。 13. 贤人:有德行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14. 崇孝义:推崇孝道和仁义。 15. 蓼莪诗:《诗经·蓼莪》,描述子女思念父母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翁母些》,作者是牟融。全诗通过对逝者音容的怀念和悲伤,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挚感情以及对孝义的崇高敬意。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者与死者的世界,形成了一幅触动人心的画面。 首先,诗人以“满头华发向人垂”形象地描绘了父母离世时的情景。这里用了“华发”这个词语,意味着逝者已经老去,显得十分凄凉。“向人垂”则象征父母离世前最后的期望和关爱,表现出诗人对父母深沉的情感。 接着,诗人写道:“长逝音容逈莫追。”意思是逝者已去,他们的音容笑貌已经无法追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父母的痛心以及深深的不舍之情。 紧接着,诗人抒发了对已故父母的无尽思念之情。他写道:“先垅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每逢祭祀之时就会想起父母的恩情,但是画堂之中却再也无法看到他们穿着彩色衣裳的身影。这种物是人非的情景使得诗人愈发悲痛。 然后,诗人写到自己通过想象与父母重逢的愿望。他说:“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在这两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站在遥远的地方眺望那孤独的云彩,就像在翘首期盼吊唁父母的仙鹤降临一般。这种幻想中的场景充满悲伤的氛围。 最后,诗人强调唯有贤能之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孝义的真挚情感。他写道:“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这里的“贤人”指的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们认为孝道是最为珍贵的美德,因此会共同吟咏诗歌来悼念离去的父母,抒发内心的哀伤之情。 总之,《翁母些》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宣扬了孝道的崇高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翁母些》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翁母的贤良淑德,表达了诗人对翁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创作背景。牟融生活在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年),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牟融作为一名文人,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牟融并不满足于功名利禄,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真挚情感。 其次,我们要了解诗人在这个时期的遭遇。在贞观年间,牟融的妻子去世,这对他的打击很大。在失去了妻子的陪伴后,牟融将更多的关爱倾注在了自己的母亲身上。他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和付出,也因此更加珍惜这份亲情。在这种情感驱动下,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翁母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贞观年间更是被誉为“贞观之治”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儒家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孝道观念深入人心。牟融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自然也对孝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翁母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推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