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有感

标题包含
有感
盛世嗟沈伏,中情怏未舒。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 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繁荣昌盛的时代里,我依然感到抑郁和压抑。 心中的情感无处抒发,只能暗自神伤。 在这困境之中,我想起了阮籍这位才子,他的遭遇让我感同身受。 长久以来生病,常常怀念着当年的好友相如。 没有朋友来访,我的床榻上早已落满了灰尘。 寂静的门紧闭着,我的小屋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 在这种孤独无助的时候,我只能依靠书籍来寻求慰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盛世: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 2. 嗟:表示忧虑、悲伤的叹词。 3. 沈伏:即“沉伏”,指隐没、埋没。 4. 中情:内心情感。 5. 怏未舒:感到抑郁不畅快。 6. 途穷:指走投无路,无法前进。 7. 阮籍:三国时期的著名文人,与嵇康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 8. 相如:西汉著名文人司马相如。 9. 无客:没有客人来访。 10. 尘榻:灰尘遍布的床铺。 11. 闲门:关闭的门。 12. 草庐:简陋的房屋。 13. 不胜:不能承受。 14. 岑绝处:险峻的山峰。 15. 高卧:在高位上安然入睡,这里指隐居。 16. 半床书:指床上堆满了书籍。
去完善
赏析
《有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世道沧桑、壮志未酬时的无奈和感叹。开篇作者通过“盛世嗟沈伏,中情怏未舒”描绘出所处时代的衰落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怅惘之情。接下来,他借阮籍之悲、相如之忆表达了自己在困厄中的忧虑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后两句“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则表明了诗人当前的境遇,孤寂而又宁静。最后,他以“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作为结尾,暗含自己将依托诗书寻求慰藉,以沉稳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挫折。全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世事的达观态度,呈现出一种内敛且富有力量的诗词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感》是唐朝诗人牟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在这一年里,牟融作为官员,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在任职期间,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对民生疾苦深感忧虑。这种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使得他创作了这首抒发感慨的诗歌。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的前夕。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国家陷入长达八年的内战。这场战争使得唐朝的国力锐减,民生凋敝,政治腐败。然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却使得唐朝失去了应对危机的能力,最终导致了这场动乱的发生。 在这个背景下,牟融以《有感》一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以及对时政的不满。他以悲悯的心情描绘了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唐朝后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