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羽衣之京
羽衣缥缈拂尘嚣,怅别河梁赠柳条。
阆苑云深孤鹤逈,蓬莱天近一身遥。
香浮宝辇仙风润,花落瑶坛绛雨消。
自是长生林下客,也陪鸳鹭入清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盈如羽毛的衣服随风飘动,带走尘世的喧嚣,感伤地在河桥边挥手告别,送别时折下柳枝相赠。遥远的仙境中孤鹤独立,蓬莱岛似乎就在眼前却又相隔千里。香风飘来,仙辇如同一座移动的宝藏,花雨飘落,舞台上的花朵渐渐凋零。本是长在林下的长寿之人,也可以陪伴鸳鸯、鹭鸟一起进入清静的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羽衣:指羽衣仙女。这里借指诗人将要送别的朋友。
2.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3. 尘嚣:世俗的纷扰。
4. 河梁:河边的桥。这里代指分别的地方。
5. 柳条: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6. 阆苑:传说中的仙境。
7. 云深:云雾缭绕。
8. 孤鹤:孤独的高飞的大鹤,比喻出世的隐士。
9. 迥:遥远。
10.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11. 天近:距离天空很近,形容蓬莱山的险峻。
12. 一身遥:身体远离尘世。
13. 香浮宝辇:指香气弥漫在神仙的车辇旁。
14. 仙风:指仙人所乘的风。
15. 润:滋润、抚慰。
16. 瑶坛:传说中天上的宫殿。
17. 绛雨消:红色的雨滴消失,形容花朵凋谢。
18. 自是:自然是。
19. 长生林下客:指修道成仙的人。
20. 鸳鹭:即凤凰,喻指朝中的权贵。
21. 清朝:清晨的朝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通过优美的词语和华丽的修辞手法,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首联以“羽衣缥缈”来形容友人的离去,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颔联则通过对河梁、柳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颈联则通过对阆苑、蓬莱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则以“自是长生林下客,也陪鸳鹭入清朝”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羽衣之京》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大约在公元8世纪后半叶。作者牟融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人,他与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在当时文坛有很高的声誉。
在牟融生活的时期,唐朝正处于盛世与衰败的转折期。一方面,国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另一方面,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日益严重,边疆危机不断。这种时代背景对牟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既感受到盛世的荣耀,又忧虑国家的未来。
在个人生活方面,牟融经历过官场沉浮,曾担任监察御史等职。他亲眼目睹了官僚腐败现象,对社会的阴暗面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他并未完全沉溺于世俗纷争,而是保持了一份超然的心态。这使他的作品既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有淡泊名利的洒脱。
《送羽衣之京》这首诗是牟融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以飘逸的笔调描绘了友人的离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牟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