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周韶州

标题包含
寄周韶州
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功业要当垂永久,利名那得在须臾。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寄语故人休怅怏,古来贤达事多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十年潜心学习仍困顿寒舍,才华横溢却年老受尊敬。 想要建功立业永垂不朽,名利富贵岂能长久。 深山之中宝石遭冷落,深海骊龙宝珠不为人识。 奉劝故友不必惆怅,自古以来圣贤遭遇各有不同。
去完善
释义
十年:表示时间久。 周韶州:即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封为韶州太守。这里用来指代作者的好友或知音。 学道:学习道理、学问,此处可以理解为读书、求学。 困穷庐:形容家境贫寒,生活困苦。 长才:优秀的才能。 重老儒:尊重年长的学者。 功业:个人的成就与事业。 要当:应当、应该。 垂永久:流传久远、永垂不朽。 利名:名利,追求名利。 须臾:片刻、瞬间,形容短暂的时间。 荆璞:荆山之璞,即和氏璧,比喻珍贵的东西。 骊龙:黑色的龙,比喻珍贵、稀有之物。 寄语:捎带口信,托人传话。 故人:老朋友、旧交。 休怅怏:不要惆怅、沮丧。 古来:自古以来。 贤达:有才德的人。 事多殊:很多事情的结果各不相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牟融对自己命运遭遇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思。首联描述了诗人十年苦学的艰辛和困境,虽有满腹经纶却仍未能摆脱贫病交加的境遇。颔联则表现出他对于功业和名利的态度:追求功业以传世,但名利终究是短暂的。 颈联“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寓意着真才实学却未被世人所知。如同藏在深山中的宝玉和潜藏海深处的骊龙宝珠,虽然暂时未被发掘,却依然是珍贵的存在。 尾联中,诗人告诫故友不必为自己的命运忧虑,因为自古以来贤能之人往往都会经历不同寻常的坎坷。诗人以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安慰自己的同时,也鼓励了友人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和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周韶州》是唐代诗人牟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玄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58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国势渐衰,社会动荡不安。 牟融,字子优,唐代长安人,一生经历曲折。他曾游历四方,见识广博,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在唐玄宗时期,他担任过监察御史、右补阙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至德年间,牟融被任命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 在创作这首诗时,牟融正身处江南,远离战乱。他在诗中将个人遭遇与家国之情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