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亭
醉来重整华阳巾,搔首惊看白发新。
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缘命薄不辞贫。
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
正是圣朝全盛日,讵知林下有闲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春日山亭》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诗句的注释:
1. 醉来重整华阳巾:华阳巾,古代头巾名,以麻布制成。此处指作者在醉酒之后整理自己的头巾。
2. 搔首惊看白发新:搔首,用手指抓挠头皮。白发新,指新生的白头发。这句表示作者在看到自己的新发出的白头发时感到惊讶。
3. 莫道愁多因病酒:病酒,因饮酒过量而引起的身体不适。这句意为不要说因为忧愁过多而导致生病。
4. 龙鱼失水难为用:龙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物。失水,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难为用,难以发挥作用。这句比喻贤能之士离开朝廷,难以发挥才能。
5. 龟玉蒙尘未见珍:龟玉,指珍贵的文物。蒙尘,被尘土覆盖。未见珍,没有被发现其价值。这句比喻珍贵的人才被埋没,未得到赏识。
6. 正是圣朝全盛日:圣朝,指唐朝。全盛日,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这句表示现在正处于唐朝最繁荣的时期。
7. 讵知林下有闲人:讵知,岂知。林下,指山林之中。闲人,指隐士或无所事事的人。这句表示谁又知道在这繁荣盛世中还有隐居山林的人呢?
去完善
赏析
《春日山亭》是唐朝诗人牟融的一首描绘个人生活与心态的抒情诗。诗人借“醉酒”和“病酒”展开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龙鱼失水和龟玉蒙尘比喻自己虽有才学却未能被重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诗人也将这种不平之感寄托于“圣朝全盛日”的社会背景下,进一步凸显了自己的“闲人”形象。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在命运与生活中寻求平衡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山亭》是南宋诗人牟融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宋金对峙、南宋偏安江南的历史阶段。此时,诗歌创作在南方地区尤为活跃,文人墨客们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关于诗人牟融的人生际遇,历史记载较为简略。然而,从他的一些作品来看,牟融应该是一位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文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可能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对于安定和平的生活有着强烈的渴望,而大自然则成为了人们寄托这种情感的重要场所。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都转移到了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在这种背景下,文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创作出了一大批描绘自然风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春日山亭》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