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怀李十二
林前风景晚苍苍,林下怀人路杳茫。白发流年淹旧业,
碧山茅屋卧斜阳。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何事登楼□□□,几回搔首□思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林前:指树林前面。
2.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
3. 林下:指树林下面,这里指林间深处。
4.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5. 白发:喻指年老。
6. 流年:流逝的年华,指时间。
7. 淹旧业:荒废了过去的事业。
8. 碧山:青山。
9. 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子。
10. 卧斜阳:在夕阳下躺着。
11. 客边:在外作客。
12. 秋兴:秋天的感慨。
13.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曾弃官回乡,后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写下《思吴江歌》。
14. 春情:春天的情怀。
15. 沈郎:即沈约,南朝梁诗人,体弱多病,有“沈腰”之疾。此处借指生病的作者自己。
16. 何事:为何,为什么。
17. 登楼:登上高楼。
18. 搔首:用手抓头,形容焦虑的样子。
19. 思归:思念回归故乡。
去完善
赏析
《山中有怀李十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山林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在山中怀念友人李十二的深情。诗的前两句“林前风景晚苍苍,林下怀人路杳茫”,通过描述山林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晚苍苍”来形容林前的风景,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苍茫之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苍凉之意。而“路杳茫”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之远,以及相见之难。
接下来的四句“白发流年淹旧业,碧山茅屋卧斜阳。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则是通过对诗人自身生活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其中,“白发流年淹旧业”,表现了诗人年华老去,事业无成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而“碧山茅屋卧斜阳”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度过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同时,这两句诗也预示着诗人将在山林中度日如年,更加深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何事登楼□□□,几回搔首□思归”,则以设问的方式,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见的强烈愿望。“何事登楼”,意味着诗人登上高楼,遥望远方,期盼着与友人的重逢。而“几回搔首□思归”,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无法平静的内心,以及他渴望回到家乡,与友人相聚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有怀李十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代,大约在公元765年至779年之间。这个时期,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家道中落等一系列的变故,生活贫困,身心疲惫。然而他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始终关注着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社会现实感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虽然表面上仍然维持着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种种弊端,如政治腐败、军事虚弱、贫富分化等。这些现象在杜甫的诗中都有所反映。此外,唐朝还与吐蕃、南诏等国家发生了战争,这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在山中的某日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李十二(即李白),于是创作了这首《山中有怀李十二》。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感慨。他以山中的景色为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