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游

标题包含
春游
锦袍日暖耀冰蚕,上客陪游酒半酣。 笑拂吟鞭邀好兴,醉欹乌帽逞雄谈。 楼前弱柳摇金缕,林外遥山隔翠岚。 正是太平行乐处,春风花下且停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融,字子优,东汉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外交家。 牟融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学识,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他曾担任博士,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术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对各家学说都有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丝绸袍子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酒宴上的宾客们尽情地畅饮欢歌。微笑着挥动马鞭邀请朋友们共享这美好的时光,醉意盎然地斜戴着帽子,谈论英雄事迹。窗前的嫩柳轻轻摇曳,仿佛黄金般的丝线在风中飘扬;远处的山林被缭绕的云雾所隔断。这正是享受和平欢乐的时光,让我们在春风吹拂的花树下暂时停下脚步,感受这份美好吧!
去完善
释义
1. 锦袍:华美的丝织品制成的袍子,此处指官员的朝服。 2. 冰蚕:指蚕茧制成的丝织品,质地光滑如冰。 3. 上客:尊贵的客人,此处指陪同游览的同僚或友人。 4. 酒半酣:饮酒至微醺的状态。 5. 拂:轻轻抚摸或抖动。 6. 吟鞭:挥动诗人的马鞭,比喻出游时的兴致。 7. 好兴:高雅的兴趣和兴致。 8. 醉欹乌帽:醉酒后斜戴着黑色官帽,表现出不拘小节的姿态。 9. 雄谈:慷慨激昂地谈论。 10. 金缕:金色的丝线,此处指新绿柳条上的嫩叶。 11. 翠岚:青翠的山峰。 12. 且:暂时,稍作停留。 13. 停骖:停下马车,骖是驾车的马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出游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美好的景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诗的开篇,“锦袍日暖耀冰蚕”,以“锦袍”象征春天的温暖和繁华,同时也暗含了出游的欢愉。紧接着,“上客陪游酒半酣”,描述了诗人和朋友们在这美好时光中畅饮作乐的场景。 诗的颔联,“笑拂吟鞭邀好兴,醉欹乌帽逞雄谈”,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谈笑风生、豪情壮志的生动画面。这里,“吟鞭”和“乌帽”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标志性配饰,象征着诗人的才情和风度。 颈联,“楼前弱柳摇金缕,林外遥山隔翠岚”,通过对“弱柳”和“遥山”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这里的“金缕”和“翠岚”分别代表了柳树和远山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正是太平行乐处,春风花下且停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时光的感慨。在这里,“春风花下且停骖”寓意着诗人暂时忘却烦恼,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游》是唐代诗人牟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春天出游的愉悦心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可以追溯到唐朝的中后期,公元8-9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较为富裕,因此有机会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如踏青、郊游等。 在作者牟融的一生中,他曾历任地方官员,后因故被贬,晚年回到故乡隐居。这期间,他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曲折,但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这首《春游》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春天出游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阶段,政治逐渐走向腐败,民生问题日益严重。然而,诗歌在这个时期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寻找乐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