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佺期(约656年—714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人。唐朝著名文人,官至中书舍人。 沈佺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唐高宗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参军、县...查看更多
撞坏脑子的弗里达
去完善

译文
在寂静无声的莲华世界,摇曳着光芒的贝叶宫殿显得格外瞩目。金人出现在梦中,白马离开了城市。初升的佛塔破土而出,焚香的烟雾弥漫在半空中。天上的歌声伴随着春天的笛声,但并非是为了春风而唱。
撞坏脑子的弗里达
去完善
释义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是沈佺期的一首应制诗。以下是注释: 1. 肃肃:形容清净的样子。 2. 莲花界:指佛教净土宗的莲邦净土世界。 3. 荧荧: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4. 贝叶宫:以贝壳为书写材料的佛教经文宫殿。这里指寺庙。 5. 金人:指佛。 6. 白马:指白马寺。这里是用典,出自唐朝杜甫的《秋兴八首》中“龙门复道行看火,白马连嘶上九宫”。 7. 涌塔:即宝塔,指寺院中的佛塔。 8. 春籥:古代举行迎春仪式时所吹奏的乐器。
撞坏脑子的弗里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是沈佺期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皇帝、皇太子及群臣游赏慈恩寺的场景。整首诗表现出庄重、祥和的氛围,以及对神佛的虔诚之心。首联以莲花界的肃穆以及贝叶宫的闪耀,暗示出皇帝的尊贵身份;颔联通过“金人”、“白马”的意象展现出皇家气派;颈联则描述了寺庙中的景象,表达了众人的敬意;尾联则以春籥为喻,表现了对神佛的敬畏与虔诚。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歌功底。
撞坏脑子的弗里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春,皇帝李治病愈后,前往大雁塔附近的慈恩寺游玩。在这次宴游活动中,皇太子李贤作为随行人员,沈佺期负责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这次活动,遂有此诗《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这一年,沈佺期已经五十六岁,他曾在宫廷政变中被牵连入狱,在朝中的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在皇帝的赦免下,他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因此,当他得到皇帝的赞赏并受邀参加此次游宴活动时,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欣慰。 当时唐朝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文化繁荣,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信徒众多。慈恩寺是长安著名的大寺庙,为许多文人墨客提供了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的平台。沈佺期在参与这次活动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诗歌才华,为朝廷增光添彩。
撞坏脑子的弗里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