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标题包含
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支遁爱山情谩切, 昙摩泛海路空长。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 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佺期(约656年—714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人。唐朝著名文人,官至中书舍人。 沈佺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唐高宗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参军、县...查看更多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译文
在红光闪烁的楼阁上疑似看到亮白的光芒,寺庙离皇帝的居所很近,带来了唐朝繁荣的福气。支遁热爱山林的情感或许有些矫情,而昙摩大师乘船过海的路途却显得漫长而虚空。夜晚经文诵念的声音渐渐平息,仿佛听到了天空的声音;清晨炉子里的香气弥漫,似乎承接了皇宫里的芬芳。谁能说这样的境界难以抵达?只能怪我自己没有早点飞到这里来回飞翔。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释义
1. 红楼:这里指佛寺的红楼。 2. 白毫光:佛教术语,意指佛祖释尊头顶放射出的吉祥光芒。 3. 宸居:皇帝的住处,这里代指皇宫。 4. 福盛唐:赞美唐朝兴盛,福气充盈。 5. 支遁爱山:支遁,东晋高僧,字道林,为山中僧侣代表人物。 6. 昙摩泛海:是关于法显大师的故事,他曾泛海求法。 7. 天语:皇帝的话语。 8. 炉气:寺庙里的焚香之气。 9. 御香:皇帝所用之香,亦代指皇帝。 10. 谁谓此中难可到:谁能想到这寺院难以达到呢? 11. 自怜深院得徊翔:自己却因在寺院内而感到安慰与庆幸。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赏析
《红楼院应制》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赞美皇家佛事的诗歌。首联描述了红楼院犹如佛光普照之地,其位置靠近皇宫,显示出盛唐的福气。颔联则通过引用典故,传达了佛教徒热爱自然、追求信仰的精神风貌。颈联写夜间诵经的声音直达天宫,清晨时炉中的香气迎接皇帝的圣驾,展现了寺庙中庄严肃穆的氛围。尾联则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于身处其中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与释怀。全诗格调庄重,寓意深远,既赞美了皇家佛事的热闹场景,也彰显了佛法的神秘力量。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沈佺期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是他创作于唐玄宗时期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 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715年至756年之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也是唐朝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院的红楼、翠竹等景象,以表达自己对禅宗佛教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诗人沈佺期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在官场崭露头角。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两度因罪入狱。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这种坚韧的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