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李兄赴省

标题包含
送李兄赴省
乃翁场屋负高名,里许工夫共讲明。 谢氏弟兄辉玉树,韦侯父子薄金籝。 世科莫讶争寒畯,少作曾看到老成。 此去亲传衣钵在,想非温饱志平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文章堪称传世之作,如今将其翻译为优雅的白话文,供广大读者欣赏。 在您的笔下,科举考场上的才子们各显神通,才子们争相表现,以获得最好的成绩。谢家兄弟才华横溢,如同璀璨的玉树;韦家父子则勤奋努力,力求上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不必惊讶于寒门的才子们的奋发图强。他们年轻有为,是未来的希望。这些才子们,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成功并非仅仅为了追求温饱,而是渴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完善
释义
《送李兄赴省》 方大琮 1. 乃翁:即“你的父亲”,是对方大琮的尊称。这里指代李兄的父亲。 2.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 3. 高名:很高的声誉或名声。 4. 里许:指时间不长,约略的时间。 5. 工夫:这里指学习时间。 6. 共讲明:一起研究和讨论。 7. 谢氏弟兄:指宋朝诗人谢翱和他的弟弟谢澹。 8. 玉树:比喻文采飞扬的文章或才情出众的人。 9. 韦侯父子:指韦待价和他的父亲韦万石。 10. 金籝:金属制的篮子,这里用来形容书籍之多。 11. 世科:世代相传的家学。 12. 寒畯:贫穷而有才能的人。 13. 老成:年长有德望的人。 14. 亲传衣钵:指亲自传授学问和技艺。 15. 温饱:指生活安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李兄赴省”,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方大琮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勉励之情。全诗分为七言八句,各句之间形成了严谨的内在联系,以顺畅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令人叹服。 首联强调李兄在家乡诗坛的重要地位,其才华横溢,与诗人共同切磋诗词之道。里许指家乡,表现出两人亲密的友谊关系,以及志同道合的默契。 颔联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将李氏兄弟比作晋代文人谢安、谢玄,家学渊源,底蕴深厚;同时提到韦应物父子有才,父亲韦侍郎和儿子韦应物都很有才学。以此来衬托李兄的学识之渊博。 颈联则借古代科举竞争之事,勉励李兄不要担心世事功名之争,只要保持自己年轻的锐气和对学问的追求,将来一定会取得成就。这里传达出诗人期待友人能够在求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不断超越自我。 尾联设想李兄此次离家赴考,定能传承先祖的衣钵,成为国家的栋梁。结尾以“想非温饱志平生”表明诗人相信李兄追求的不止是生活的温饱,而是更高远的人生理想和社会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兄赴省》是南宋诗人方大琮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的金国和蒙古势力对南宋构成巨大威胁。 在个人际遇方面,方大琮作为南宋文人,他曾在朝廷担任官职,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臣贾似道而被贬谪。虽然人生经历起伏,但方大琮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南宋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内部,统治者腐败无能,民生凋敝;外部,金国和蒙古的侵略使得国家领土不断被蚕食。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方大琮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这首《送李兄赴省》正是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通过送别友人的诗篇,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