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乡守张秘阁 其三

标题包含
寿乡守张秘阁 其三
老去遇公为地主,賸将恩意煦摧颓。 龟鱼得荫眠偏稳,鸥鹭忘机熟不猜。 方喜玺褒天下最,又闻玉节日边来。 丰年一饱谁之赐,好把禾头祝寿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年时遇到你作为地主,只剩下你的恩情温暖我疲惫的心。 龟和鱼在树荫下睡得安稳,鸥鸟和鹭鸟相安无事互不猜测。 刚刚庆幸得到天下最好的赞誉,又听说美玉般的生日即将来临。 丰收的一年吃饱肚子是谁的恩赐,让我们在禾苗上举杯庆祝寿辰。
去完善
释义
1. 老去:年纪衰老,这里是诗人自指。 2. 公:这里指张秘阁,即诗题中的寿乡守。 3. 地主:地方长官。 4. 恩意:恩情之意。 5. 煦:温暖,抚育。 6. 摧颓:失意潦倒的样子。 7. 龟鱼:乌龟和鱼,这里借指动植物。 8. 荫:遮蔽,庇护。 9. 眠:休息,睡眠。 10. 偏稳:特别安稳。 11. 鸥鹭:鸥鸟和水鸟,这里借指动物。 12.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 13. 不猜:不互相猜疑。 14. 玺褒:帝王的嘉奖。 15. 天下最:天下第一。 16. 玉门: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这里代指西北边疆地区。 17. 日边:太阳附近,这里代指皇帝的所在地。 18. 丰年:丰收之年。 19. 一饱:吃饱一顿饭,这里形容生活富裕。 20. 谁之赐:谁的恩赐。 21. 禾头:禾苗的顶端,这里借指庄稼。 22. 祝寿杯:祝寿的酒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诗人在闲暇时光的所见所感。首联以“老去”开篇,表明诗人已经步入老年,但依然热情洋溢地与友人们相聚。接下来,诗人以“恩意”来形容张秘阁对他的关爱,用“煦摧颓”来形容这种关爱的温暖,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颔联则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他用“龟鱼得荫眠偏稳”来形容自己在张秘阁家附近的河边休憩时看到的景象,暗示了自己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同时,“鸥鹭忘机熟不猜”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颈联中,诗人提到“玺褒天下最”和“玉节日边来”,这两句意味着张秘阁备受皇帝的宠爱,使得他的地位更加显赫。然而,诗人并没有过分渲染这种权力和地位,而是巧妙地将其与后面的“丰年一饱谁之赐”联系起来,表达出对于民间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 尾联则是诗人的祝福,他祝愿张秘阁健康长寿,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农事的关心和对百姓的关怀。整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关心民生、关注自然的情怀,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乡守张秘阁 其三》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大琮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即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南宋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方大琮历经了人生的起伏。他年轻时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但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直到晚年才勉强通过科举考试。然而,他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在官场上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关心民生,关注社会问题。 在这个时代,南宋政权偏安一隅,面临金兵的威胁。朝廷内部腐败严重,政治斗争激烈。方大琮作为一名文人,对社会现状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首诗中,他以寿乡守张秘阁为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