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解后友人留饮
倦叟寻芳藉短筇,故人解后一尊同。
明霞浸水疑铺锦,彩阁横溪俨卧虹。
猿去复归啼晓嶂,僧来相伴立春风。
雪涛湍激开寒闸,涤尽尘襟万虑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疲惫的老者借助短杖去寻找美丽的花儿,老朋友解开疑惑后一同举杯痛饮。
明亮的晚霞仿佛浸在水里的锦缎,彩色的楼阁在溪流上如同卧着的一道彩虹。
山间的猿猴离去又归来,对着清晨的山峰发出哀鸣,和尚前来陪伴一起度过春风。
江水的波涛汹涌激荡开了寒冷的闸门,洗净了我的内心,让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
去完善
释义
1. 倦叟:疲惫的老者,这里指诗人自己。
2. 藉:通“借”,借助,依靠。
3. 短筇:指短柄的手杖。
4. 故人:旧友,老朋友,这里指留饮的友人。
5. 一尊同:一同饮酒。
6. 明霞:明亮的彩霞。
7. 浸水:映在水中。
8. 疑:好像,似乎。
9. 铺锦:比喻美景如同锦绣。
10. 彩阁:华美的楼阁。
11. 横溪:横跨在溪流上。
12. 俨卧虹:好像彩虹卧在水面。
13. 猿去复归:形容猴子们在山间生活,来回自由。
14. 啼晓嶂:在晓雾中鸣叫。
15. 僧来相伴:指有僧侣相伴游览。
16. 春风:春天里的风,这里可以理解为出游的好时光。
17. 雪涛湍激:形容泉水冲击形成的水浪。
18. 开寒闸:打开闸门放水。
19. 涤尽:清洗干净。
20. 尘襟:尘世的烦恼。
21. 万虑空: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冷泉边游览、畅饮的情景。诗人以“倦叟寻芳藉短筇”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和友人身处自然美景中的悠然自得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明霞浸水疑铺锦,彩阁横溪俨卧虹”等句子,生动地展现出冷泉周边美丽的山水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同时,诗人还以“猿去复归啼晓嶂,僧来相伴立春风”描绘出山中晨景和晚景的动静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以“雪涛湍激开寒闸,涤尽尘襟万虑空”收尾,表达了在冷泉美景中忘却烦恼、超脱世俗的愿望。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冷泉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冷泉解后友人留饮》出自南宋诗人陈起。根据诗题推断,这是一首描述与朋友共享山泉佳酿的田园生活场景的诗。这首诗创作的年代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89年至1262年之间。
在陈起的这一时期,他在文学和事业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南宋著名的书商、编辑家和诗人。他编辑了许多重要的诗歌集,对诗歌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在他的生活中,他与许多文人墨客相交甚好,共同探讨诗歌的奥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这是一个充满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时期。南宋王朝在外部压力下疲于应付,内部矛盾重重,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起选择以诗歌抒发情感,逃避现实,追求心灵的宁静。他在与友人的欢聚之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展现了高尚的文人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