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上曲

标题包含
湖上曲
秋千索外阑干侧,一曲凝云花影直。 玉瓶风暖醉忘归,春水不分杨柳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千绳索的外侧和栏杆的旁边,一首歌曲使云彩凝结,花朵的影子也随之摇曳。玉瓶里装着温热的美酒,喝醉了就会忘记回家,春天里的溪水与杨柳的颜色难以区分。
去完善
释义
1. 秋千:一种传统的游戏器具,由木板制成,两端有环,供人悬挂其上推拉或摆动。后来也指荡秋千的游戏活动。 2. 索:绳。秋千索即荡秋千的绳子。 3. 阑干:同“栏杆”,用木、石等材料制成的护栏设施。 4. 一曲:一首曲子。这里指湖上曲。 5. 凝云:浓重的云雾。这里比喻花影浓密。 6. 玉瓶:形容酒瓶之美。 7. 风暖:春风温暖宜人。 8. 忘归:忘记返回,流连忘返。 9. 春水:春天的河水。这里指湖水的意思。 10. 不分:不分明。这里形容柳树与湖水交融在一起,难以分辨。 11. 杨柳色:杨柳树的颜色,通常为绿色。
去完善
赏析
《湖上曲》是宋代诗人陈起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湖边的美景,通过对秋千、花儿、春风、柳色的描绘,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的春日景象。“秋千索外阑干侧”写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一曲凝云花影直”则通过描述云的凝聚和花的影子,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玉瓶风暖醉忘归”这句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最后一句“春水不分杨柳色”则是用春水和杨柳的颜色来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曲》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陈起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陈起创作《湖上曲》时,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北方的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而国内的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陈起作为一名文人,深感国家的危机,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陈起的这首《湖上曲》,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中的“东风吹破碧桃花”一句,又暗示了国家的危机。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陈起作为文人的无奈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