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建溪刘希和吟趣园

标题包含
题建溪刘希和吟趣园
佳气满吴洲,琅琅谪仙句。 当其傲云月,风流良可慕。 寂寥数百载,何人踵逸步。 建溪有刘侯,于吟契其趣。 是知建与吴,妙处同一悟。 水石巧萦纡,烟云互吞吐。 花光时变眩,山色无旦暮。 物物可供吟,先为梅花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美景多,李白诗句传颂久。 他高傲如云月,风采流传令人仰。 沉寂数百年,谁能传承这飘逸之风? 建溪有刘侯,他的诗与太白意趣相投。 原来建州和吴州,美妙之处皆被领悟。 山水灵巧蜿蜒,云雾缭绕吞吐。 花朵光彩变幻,山色不分日夜。 万物皆可入诗,先从梅花开始诉说。
去完善
释义
1. 建溪:是中国福建省闽江的一条支流,位于建瓯市境内。 2. 刘希和:即诗中的刘侯,可能指的是一个名叫刘希和的人,他是建溪地区的一位官员或名人。 3. 吴洲:即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江南地区。 4. 琅琅:形容声音清亮、高亢。 5. 谪仙句:这里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李白因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出众的文采被世人称为“谪仙”。 6. 当其:相当于“面对”的意思。 7. 傲云月:指李白的诗歌高傲地超脱世俗,傲视云霄,表达了李白的豪放个性。 8. 风流:本指风吹拂过水面所产生的波浪,后来比喻人的风度翩翩、潇洒飘逸。 9. 踵逸步:跟从着隐逸者的脚步,指继承前人的遗志或事业。 10. 于吟契其趣:这句意思是刘希和在吟咏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11. 是知:相当于“因此知道”的意思。 12. 妙处:美好的景致。 13. 同一悟:指建溪和刘希和所欣赏的美景都有共同的美感。 14. 水石:河流中的石头。 15. 萦纡:形容水流弯曲的样子。 16. 吞吐: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17. 变眩:形容光线变化使人眼花缭乱。 18. 无旦暮:没有白昼和黑夜之分,形容景色之美让人陶醉其中。 19. 物物:每一事物。 20. 可供吟:可以成为吟咏的素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建溪刘希和的吟趣园的美景及诗歌艺术。诗人通过对吴洲和建溪两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刘希和才情的仰慕之情。同时,诗人也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领悟与灵感,即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节奏优美,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建溪刘希和吟趣园》是宋代诗人陈起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们喜欢聚集在一起交流文学创作心得。陈起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誉。 在这个时期,陈起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官员,但因政治斗争而遭受迫害,被贬谪至建溪。在这里,他与刘希和结识,共同创立了吟趣园,以抒发自己的文学情操。他们在吟趣园中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意境。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一方面,宋朝的统治者对内实行严密的专制统治,对外则采取妥协政策,导致国家逐渐衰落;另一方面,民间社会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文人墨客们在诗歌、散文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种背景下,陈起的诗歌创作既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又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