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分得无题

标题包含
分得无题
露杯云馆昔相留,解珮人归暗绿洲。 八斗才高空赋洛,九层台迥易悲秋。 定知玉凤人吹怨,还念金龟婿远游。 屏曲鸳鸯三十六,夜凉谁与结绸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露酒杯中曾共度时光,云朵下的旅馆让人难忘。 当年离开时解开佩饰悄然离去,如今重回故地已是夜色渐浓。 我怀才八斗高声赞美洛神赋,九层高的天台望去容易心生悲伤。 我能感知到翠鸟那宛如怨诉的鸣叫,也能回想昔日离去的旅程。 屏风上的鸳鸯图有三十六对,在这微凉的夜晚有谁与我共同度过这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露杯云馆:指高雅的宴会场所。 2. 解珮人归:用“解珮赠交甫”的典故,比喻倾心的女子离去。 3. 洛:洛阳,指代才子云集之地。 4. 九层台迥:形容高楼高耸,此处借指华亭。 5. 玉凤、金龟:分别为鸟、龟形的风铃,即悬铃。 6. 鸳鸯三十六:指屏风上画的鸳鸯数量。
去完善
赏析
《分得无题》陈起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伤感。首联“露杯云馆昔相留,解珮人归暗绿洲”回忆了在云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解佩人离去后的孤独和思念。颔联“八斗才高空赋洛,九层台迥易悲秋”以八斗才高比喻诗人的才华横溢,但高处不胜寒,秋风袭来更易引发悲伤之情。颈联“定知玉凤人吹怨,还念金龟婿远游”通过玉凤、金龟的意象,表现了对离别的深深无奈和忧思。尾联“屏曲鸳鸯三十六,夜凉谁与结绸缪”则借鸳鸯的恩爱形象,传达出对亲密伴侣的渴望和难以言状的忧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分得无题》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陈起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曾任官职,后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陈起的这首《分得无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南宋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陈起作为一名文人,他用诗歌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