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春禽效香奁体
数声应寄春消息,才转花梢浓绿隔。
早知襟韵倦逢迎,莫遣临风情脉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声鸟鸣传递着春天的气息,刚转到花枝上的嫩芽浓郁翠绿。早知道你的心境厌倦了应酬,就不让你在春风中柔情脉脉。
去完善
释义
1. 数声:指鸟叫声。
2. 消息:指春天的气息或信息。
3. 花梢:花梢是指花朵开在枝条上。
4. 浓绿隔:浓绿的树叶将花梢隔开。
5. 襟韵:这里指诗人自己内心的情感。
6. 逢迎:指与别人交往应酬。
7. 莫遣:不要让。
8. 风情:这里指对春天的感情。
9. 脉脉:表达含蓄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对“春禽”的描绘,传达了春天来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与欣喜之情。
首句“数声应寄春消息”,通过描写鸟儿的鸣叫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逐渐靠近的意境。这里的“春消息”意味着春天的脚步声,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用“才转花梢浓绿隔”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变化。花朵渐渐绽开,绿叶也越来越浓郁,这一切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第三句“早知襟韵倦逢迎”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春天来临时人们那种疲惫但又喜悦的心情。这里的“襟韵”指的是诗人的心情,而“倦逢迎”则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迎来春天时的疲劳感。
最后一句“莫遣临风情脉脉”,则是诗人对于春天来临的期望。他希望春天能够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活力,让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同时,这句诗也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来临的一种期待之情。
总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与欣喜之情。在欣赏这首诗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分得春禽效香奁体》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陈起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虽然经济、文化繁荣,但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陈起作为一名文人,以诗歌为武器,关注现实,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在这首诗中以春禽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春禽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起本人经历了南宋社会的动荡变迁,他在诗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此外,陈起还擅长模仿前人的诗歌风格,如在这首《分得春禽效香奁体》中,他就仿效了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香奁体,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