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即事
芳意迢迢客梦闲,乱红飞尽晓泥干。
薄罗尚怯余寒在,一阵东风剪牡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意浓郁使游人梦境宁静,纷落的红花飘散得傍晚泥土干燥。轻薄的罗衣还抵挡不住些许寒冷,随着东风的吹拂剪裁出盛开的牡丹花。
去完善
释义
1. "芳意":指春天的景色或美好的意境。
2.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或者时间漫长。
3. "客梦":指离家在外的人的梦境。
4. "乱红飞尽":指花瓣飘落的景象。
5. "晓泥干":指清晨泥土上的水分已经蒸发。
6. "薄罗":薄薄的丝绸衣服。
7. "尚怯":还觉得害怕,此处表示仍然感到寒冷。
8. "余寒":残余的寒气,通常在春天初期还能感觉到。
9. "东风":春风。
10. "剪牡丹":修剪牡丹花枝,"剪"在此处用作动词。
去完善
赏析
《晓寒即事》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首句“芳意迢迢客梦闲”,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悠闲心情。这里的“芳意”指的是春天的美景,而“迢迢”则暗示了这种美景的广度和深度。“客梦闲”则表现了诗人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心情宁静、自由自在的状态。
第二句“乱红飞尽晓泥干”,描述了春天的清晨,花瓣飘落的情景以及地面逐渐干燥的过程。这里的“乱红”指的是纷落的桃花等花朵,“晓泥干”则说明了经过一夜的雨水滋润,地面的水分已经蒸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句“薄罗尚怯余寒在”,通过描写诗人穿着单薄的衣物,依然感受到春天的微寒,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特点。这里“薄罗”指的是薄薄的衣物,而“尚怯余寒在”则表现出了春天的气候特征: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仍然存在着丝丝寒意。
最后一句“一阵东风剪牡丹”,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拂过牡丹花的景象。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而“剪牡丹”则形象地表现了春风轻拂过牡丹花,使其绽放的过程。这句诗以生动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寒即事》是南宋诗人陈起的诗作。这首诗描述了清晨寒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界生机的关注。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起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他在南宋时期担任尚书省左司郎中,负责处理政务。然而,由于朝政的腐败和党争的激烈,他逐渐对官场产生了厌倦之心。在这一时期,他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晓寒即事》创作期间,南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一方面,金国的入侵使得国家疆土不断被蚕食;另一方面,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朝廷内部的分裂。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