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兄惠药
昔人馈药不敢尝,未达寒温良毒旨。
朝来剥啄客问病,宝剂盈奁意何侈。
便当三咽答殷勤,儿欲先尝还且止。
平生结交结以心,岂有鸩人羊叔子。
多君相济义薄云,友道线绝今振起。
绿阴庭院趁清和,抖擞精神迎药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前的人们接受馈赠的药物时不敢擅自尝试,因为不了解药物的药性、药效和适用症状。早晨来拜访的客人询问病情,拿出装满珍贵药品的药盒,显得非常慷慨。应该三番两次地吞咽药物来回赠他们的关心,但是子女想要抢先尝试却遭到制止。我与友人之间的交情建立在真心之上,怎么能做出像羊祜那样毒死朋友的行径呢?感谢你多次救助我,你的友情使我重新振作起来。在绿树成荫的庭院里享受清凉和煦的天气,提振精神迎接药物带来的欣喜。
去完善
释义
1. 武兄:指诗人陈起的兄弟。
2. 惠药:赠送药物。
3. 昔人馈药:引用古代故事。
4. 未达寒温良毒旨:不了解药物的性质。
5. 朝来剥啄:早上有人敲门。
6. 客问病:客人询问病情。
7. 宝剂盈奁:珍贵的药品装满盒子。
8. 意何侈:意思是多么丰富。
9. 三咽:多次吞咽。
10. 答殷勤:回应他人的关心。
11. 儿欲先尝还且止:孩子想先尝试,但被制止。
12. 平生结交结以心:一生交朋友都用心去交。
13. 鸩人羊叔子:比喻有毒的人或物。
14. 多君相济义薄云:承蒙您们的帮助,友谊更加深厚。
15. 友道线绝:友情断绝。
16. 绿阴庭院趁清和:在绿树成荫的院子里享受清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人之间关爱与信任的诗作。诗人陈起以自己收到的药物为引子,讲述了一段关于友情、关爱与信任的故事。诗的开头两句“昔人馈药不敢尝,未达寒温良毒旨”表达了诗人对于药物的态度,他提到过去的人们在收到药物时往往不敢轻易尝试,因为不了解药物的性质以及是否适合自己。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早晨有人敲门来看望他的病情,并送来了装满药品的盒子。
“便当三咽答殷勤,儿欲先尝还且止。”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待药物的态度,他用行动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尽管担心药物的毒性,但为了不辜负朋友的关心和期待,他还是决定尝试。而自己的孩子想要先尝试被诗人制止了,这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情谊的信任。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平生结交结以心,岂有鸩人羊叔子。”诗人以羊祜(字叔子)为例,表明他对这位朋友的信任。羊祜是西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以善良、仁爱著称,甚至传说他养的一只鹤从不啄食他触碰过的食物,以示对他的敬仰。
最后两联“多君相济义薄云,友道线绝今振起。绿阴庭院趁清和,抖擞精神迎药喜。”是对朋友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诗人感慨道,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得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他的精神状态也因此得到了振奋。在这样的情境下,他高兴地迎接药物,期待着身体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药物、友情、关爱与信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陈起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人际关系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武兄惠药》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陈起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当时他正值中年。在这段时间里,陈起因为家道中落,生活较为艰辛,这也使得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南宋经济相对繁荣,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民间疾苦颇深。一方面,由于金人入侵,宋朝偏安江南,人民生活在战争阴影之下;另一方面,政治腐败,官僚腐化,导致民生困顿。陈起作为一名关心民瘼的文人,他以诗歌抒发对民间疾苦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陈起收到友人赠送药物后的感激之情。武兄送来的不仅是药物,更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民生痛苦的同情。在这首诗中,陈起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揭示了当时民间疾苦的社会现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