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赵章泉

标题包含
答赵章泉
新诗将远意,千里附文鳞。 清响蝉嘘露,高闲鹤卧云。 但知耕野水,不暇问朝绅。 賸欲陪颜笑,凄凉吴楚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现代白话文译文如下: 新的诗歌寄托着深远的意境,如同鱼传尺素般传达着千里的情谊。 清脆的蝉鸣在露水中响起,悠闲的仙鹤在云朵中栖息。 只知道在田野间耕种,无暇过问朝廷的事务。 只想陪伴在您的笑容旁,却无奈地感受到吴楚两地的凄凉与分离。
去完善
释义
1. 赵章泉:作者的友人,与陈起有诗词往来。 2. 新诗:指赵章泉寄来的诗。 3. 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4. 文鳞:此处指鱼鳞状的信纸,古代书信折叠成鱼鳞状。 5. 清响:清澈的响声。 6. 蝉嘘露:形容蝉在露水滋润下发出响声。 7. 高闲:指生活的悠闲。 8. 鹤卧云:形容鹤在云端休息。 9. 但知:只知道。 10. 耕野水:在田野中耕种。 11. 不暇:没有时间。 12. 朝绅:朝廷中的官员。 13. 賸欲:想要。 14. 陪颜笑:陪着别人一起欢笑。 15. 凄凉:伤感、哀愁。 16. 吴楚分:这里代指赵章泉所在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抒情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别离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联“新诗将远意,千里附文鳞”,诗人用“新诗”和“千里”两个意象,表达了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文学的热爱。这两句诗寓意着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友情可以通过诗歌得以传递。 颔联“清响蝉嘘露,高闲鹤卧云”,诗人以“蝉嘘露”和“鹤卧云”两个生动的画面,描绘出大自然的宁静美好,也反映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望。 颈联“但知耕野水,不暇问朝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恶。这两句诗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尾联“賸欲陪颜笑,凄凉吴楚分”,诗人以“陪颜笑”和“凄凉吴楚分”这两个情感强烈的词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最后一句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感情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答赵章泉》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陈起独特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赵章泉》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 在南宋时期,陈起曾因为家道中落而弃儒从商,以贩卖书籍为业,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然而,他始终未能忘却对文学的热爱,因此在闲暇之余,他会阅读、抄写、收藏大量的古籍文献,并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流切磋。在结识了赵章泉之后,两人成为了知己好友,经常一起探讨诗词歌赋,品评人生百态。 在嘉定年间,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疆,内部的政治腐败和军事衰弱使得国家局势岌岌可危。尽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们仍然坚守着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他们在诗词歌赋中抒发家国情怀,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陈起和赵章泉正是这些文人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答赵章泉》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与升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