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即事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鶑。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波荡漾山色美好相互映衬,手握竹杖、脚踩青鞋随性而行。
湖面上的雾气消散,远远地看到了飞翔的白鹭;春天来临,柳树枝条初绿还未藏匿好黄莺。
谁家的美人在享受美食歌唱刚刚停歇,有客人乘着孤舟吹起横笛又响起。
美丽的景色无限诗意,但无法一一道尽,暂且用沉醉来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波光山色:指湖面波光粼粼与山色相映成趣的景象。
2. 盈盈:此处形容波光山色的美好、秀丽。
3. 短策青鞋:策指马鞭,青鞋是古时一种青色鞋子,这里代指徒步旅行的行装。
4. 信意行:随意而行,表示随心漫步的状态。
5. 葑草烟开:葑草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描述在烟雾朦胧中看到的水生植物。
6. 遥认鹭:远处水面上依稀可见的白鹭。
7. 柳条春早:春天早早地来到,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
8. 未藏鶑:莺是指黄莺,这里形容春天的气息还很浓重,黄莺尚未离去。
9. 艳饮歌初歇:艳饮指纵情饮酒,歌声刚刚停歇。
10. 有客孤舟笛再横:有客人独自乘船,吹奏起了横笛。
11. 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的样子。
12. 乐浮生:指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湖上即事》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描绘西湖风光的诗。诗人在游赏湖光山色时,感受了其中的美妙和宁静。这首诗充满了悠然自得的心境,展现了诗人的逸趣。
首联“波光山色两盈盈”,写的是西湖的山水之美。波光粼粼的湖面与山色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清澈明净的感觉。诗人用“盈盈”一词来形容这种美景,表达了他对湖光山色的赞美之情。
颔联“短策青鞋信意行”,描述了诗人在湖边漫步的场景。诗人手持短策,脚穿青鞋,随意而行,流露出一种潇洒自在的心态。这一联中,诗人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湖光山色的喜爱。
颈联“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鶑”,描绘了湖边的自然景色。诗人远远地看到白鹭在葑草间的烟雾中飞翔,春天的柳树早早发出了嫩芽,而黄莺尚未隐匿其中。这一联通过对白鹭、烟柳和黄莺的描绘,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象。
尾联“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表达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感慨。他觉得风景无穷无尽,难以用诗歌完全表达出来,于是决定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人生。这里的“酩酊”表示陶醉于美酒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即事》是南宋诗人陈起的诗作,创作于宋理宗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当时南宋政权日渐衰微,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起依然寄情山水,以闲适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陈起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在文学、诗歌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绍定年间,陈起经历了科举失利、官场不得意等人生波折。这些经历使他更加珍惜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豁达。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写下了《湖上即事》这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
陈起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时局艰难。然而在民间,尤其是江南一带,经济文化发展仍然繁荣,人们生活相对安定。陈起笔下的湖光山色,正是当时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面的波光粼粼、水鸟嬉戏,以及湖边竹林的美景,展现了南宋时期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