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安招游汤镇不果赴
汤镇古祠宫,招邀及倦翁。
轻裘乘晓月,骏马逐东风。
野色观无分,春光病见攻。
行将迎诞日,一瓣拟遥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汤镇的古祠堂,邀请我和疲惫的老翁们一起参加。
我们穿着轻便的皮草,沐浴在清晨的月光下,骑着骏马追逐着春风。
田野的色彩无法被完全欣赏,春天的美好被疾病所困扰。
即将迎接圣人的诞生日,我以一片虔诚的心来遥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适安:指适当的地方或环境。
2. 招游:邀请游玩。
3. 汤镇:这里指江苏昆山的一个古镇,是著名温泉旅游胜地。
4. 古祠宫:古代用于祭祀的祠堂建筑。
5. 倦翁:指诗作者自己,因年老的缘故感到疲倦。
6. 轻裘:轻薄的皮衣,喻指轻便的衣物。
7. 晓月:清晨的月光。
8. 骏马:良马,好马。
9. 东风:春天的风。
10. 野色:野外景色。
11. 无分:无法分享。
12. 春光:春天的美好风光。
13. 病见攻:因病魔困扰。
14. 诞日:生日。
15. 一瓣:一片花瓣,寓意对友谊、亲情等的真诚。
16. 拟:计划,打算。
17. 遥通:遥远的联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一首描绘出行游玩的诗。诗中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游玩的渴望。首联点出汤镇古祠这一背景,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颔联则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出游的场景;颈联则通过对比景色的美好与自身疾病的困扰,表达了无法参加这次游历的遗憾之情;尾联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机会能够在诞日时再来此地游览。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陈起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这位才子以诗成名,交游广泛,他的人生遭遇和政治命运始终与南宋的衰落紧密相连。1259年,蒙古军队入侵南宋,战争四起,民生艰难。虽然生在乱世,陈起却始终保持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心,他将这种情感诉诸于诗篇之中。
这一年,陈起的挚友邀请他一同去汤镇游玩,但陈起因故未能成行。为此,他写下了这首名为《适安招游汤镇不果赴》的诗篇。这首诗展示了陈起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失去共同游历机会的遗憾之情。在他的笔下,我们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南宋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气。然而,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美丽风景却被战乱带来的阴影所笼罩,令人叹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