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标题包含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 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 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 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蕴藏着珍稀的中草药,即使名医也难以寻觅。制药房里的白天也透露出浓厚的情感,而秋天到了,竹床上的老人有些禁受不住岁月的沧桑。此时在座位上翻阅唐朝的诗集,或是在书架上闲适地朗读着晋朝的诗篇,别有一番风味。在这般病痛之中还能得到如此的照顾,真的是人间的宝物。希望借此机会与朋友们保持联系,互通音信。
去完善
释义
1. 郭圣:指古代名医郭玉。他医术高明,善于用药治病。这里用他的名字来比喻好医生。 2. 黄希声: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3. 山有灵芽:指的是山上有可以治病的草药。 4. 点金:用金子作为喻体,形容药物的价值高,可以治病。 5. 名医未遇:指没有找到好的医生。 6. 若为寻:如何寻找的意思。 7. 药房掩昼:指药铺在白天也显得昏暗,因为光线被药材遮挡。 8. 情多感:表示对疾病的担忧之情。 9. 竹榻逢秋:指秋天来临时,躺在竹制的床板上感到身体的不适。 10. 老不禁:年老的身体无法抵挡疾病的侵袭。 11. 唐帖:唐朝的诗歌帖本。 12. 晋诗:晋朝的诗歌作品。 13. 病怀得此相料理:指生病时能得到朋友的关心和照顾。 14. 更接兰交问讯音:指继续保持友情联系,互相关心病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以诗人陈起的视角来描绘郭圣和黄希声两位朋友之间情谊的诗。首联“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通过山中珍稀的草药和寻求名医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朋友的珍视。接着的“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通过对药房环境、竹榻之上的秋天景象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深切体验。再接下来“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描述了他们在书房里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学识渊博以及对文学的热爱。最后两句“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感激之情。整首诗层次分明,语言质朴,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朋友间深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郭圣与黄希声问候》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宋宁宗庆元(1195-1200)至嘉泰(1201-1204)年间。 陈起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世显赫。他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屡次科举不第,因此一生未能入仕。在宋朝时期,士人往往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陈起的遭遇使他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懑。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政治腐败,权臣当道,民不聊生。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词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陈起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时代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