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枕上

标题包含
枕上
病与仇谋酒作成,药炉又复伴深更。 邻钟自是常时听,才到霜天分外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情和怨恨一起形成了对酒的依赖,药炉也陪伴着我度过漫漫深夜。周围的钟声还是像平时一样在耳边响起,但在这霜降的季节里显得格外清晰。
去完善
释义
1. 病:生病。这里指作者因病不能饮酒。 2. 仇谋酒作成:这里的"仇谋"是对手的隐语,这里是指病魔;“酒作成”,即把病情的成因归咎于喝酒。 3. 药炉:烧药的炉子,这里指代治病的过程。 4. 又复伴深更:深夜吃药治病的情景。深更,深夜。 5. 邻钟:邻居的钟声。 6. 常时听:平时经常听到。 7. 才到霜天分外清:刚刚到了秋天的时候,感觉周围的环境格外清爽。霜天,秋天的天空,因为秋天天高气爽,空气稀薄,所以常常能看到清晰的天空。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病与仇谋酒作成,药炉又复伴深更”中,诗人以病和仇来渲染自己此刻的境遇,显得哀愁而深沉。“酒作成”意味着病痛使诗人在深夜难以入睡,只能通过喝酒暂时忘却烦恼。“药炉又复伴深更”则暗示了诗人长期患病、昼夜难眠的痛苦处境。 颔联“邻钟自是常时听,才到霜天分外清”中,“邻钟自是常时听”意指诗人长年累月都在聆听钟声,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在寒冷的秋天,周围的气氛更加显得冷清寂寥,“才到霜天分外清”便是对此刻氛围的形象描绘。从侧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枕上》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代表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历史上著名的南北宋之交,北方的金朝已经灭亡,元朝逐渐崛起,统一了中国。 陈起,字宗之,号芸居,浙江钱塘人。他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然而,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他的命运也颇有些坎坷。他曾因战乱而流亡他乡,生活困苦,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首诗中,陈起以“枕上”为题,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的忧虑和期盼。通过描绘夜不能寐、忧国忧民的形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国家终会迎来和平繁荣的一天。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韧的民族精神,使陈起的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