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戏简西邻
西邻逸韵偕秋清,瑶琴曾许月下听。
神驰吟境日复日,金飚转矣寒此盟。
昨夕相逢再有约,六花飞时湖上行。
短檠不密泄此意,煇煌粟粟攒金英。
哄堂一笑前未睹,信手闲阅灯花经。
一主饮席设林麓,一主盍簪获良朋。
便欲牋天檄滕六,银杯逐马快此情。
晓来喜见万瓦白,迺是天宇清霜明。
得非分薄误灯花,还复灯花戏老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边邻居的美好曲调伴随秋天清爽,曾经在月光下倾听过的美妙琴声。每天都想着去诗歌的意境中遨游,季节的变换如同寒冷的风霜使我们的约定变得萧瑟。昨晚我们再次相聚并有了新的约定,在雪花纷飞的时候一起泛舟湖上。房间里的灯光无法完全掩盖住我的兴奋之情,璀璨的光亮好像金色的花朵开放。从来没有见过的满屋欢笑,随手翻阅着灯花之经。有的人宴请朋友来到山林,有的人呼朋引伴分享快乐。我就想要写一封信给天气之神滕六,希望能让他感受到骑马追寻欢乐的豪情。清晨醒来,看到满眼的白雪,是天空中的清霜带来的明亮。会不会是我们对灯花的期盼太过分了,灯花又回来和我们开玩笑了。
去完善
释义
1. 西邻:这里指邻居,即诗人的朋友。
2. 逸韵:超脱的韵味,这里指诗人朋友的才情。
3. 瑶琴:一种美妙的琴声。
4. 神驰吟境:形容作者在内心世界中对诗歌的欣赏。
5. 金飚:秋天的秋风。
6. 六花:雪花。
7. 短檠:照明用的蜡烛或油灯。
8. 辉煌粟粟:形容灯火闪烁的样子。
9. 镫花经:佛教经典《金刚经》,这里借指灯花的亮光。
10. 一主饮席设林麓:这里指一个主人设置宴席的场景。
11. 一主盍簪获良朋:这里指另一个主人聚集朋友们的场景。
12. 滕六:相传是雪神的名字,这里指下雪的天气。
13. 晓来喜见万瓦白:早上醒来,看到屋顶被白雪覆盖的美景。
14. 迺是天宇清霜明:这美丽的景象是天空中清澈的霜露带来的。
去完善
赏析
《灯花戏简西邻》是宋代诗人陈起的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灯花为线索,描述了与西邻诗友的交往和友谊。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方之间的唱和、约定、聚会等场景,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西邻逸韵偕秋清,瑶琴曾许月下听”表达了诗人对西邻才情的赞赏,以及两人在月下同赏音乐的愉快时光。其中,“逸韵”和“秋清”形象地描绘了西邻的才情和高洁的品质。
颔联“神驰吟境日复日,金飚转矣寒此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承诺。其中,“神驰吟境”意味着诗人对诗歌世界的痴迷,而“金飚转矣”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颈联“昨夕相逢再有约,六花飞时湖上行”描述了诗人和西邻在雪中的相遇和相约。其中,“六花飞时”指的是雪花飘落的景象,而“湖上行”则暗示了他们在湖边漫步的情景。
尾联“得非分薄误灯花,还复灯花戏老兄”则表达了诗人对灯花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其中,“分薄误灯花”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和西邻的才华并不匹配,而“还复灯花戏老兄”则表达了对这种误解的调侃和自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灯花戏简西邻》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后半叶。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金朝的入侵使南宋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在这个背景下,陈起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关切。
陈起在青年时期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他的诗歌在当时广受欢迎。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屡次科举不第。这可能是因为他生活在南宋这样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文人阶层受到压制,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陈起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这首《灯花戏简西邻》中,陈起以灯花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邻里的关爱。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了普通百姓在艰难生活中的乐观精神和坚韧品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陈起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民间风情和时代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