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熟庵

标题包含
答熟庵
昨宵约月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 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 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 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 一片情田万古耕,有年能得几书经。 小疵终是未全稔,孰若先生耨获精。 南窗寄傲遂初欲,移石畦兰更纫菊。 茶烟细杂玉炉沉,研影净涵金井渌。 林下今才见一人,却疑图任思旧臣。 自昔东山岂终隠,似闻鸾诏下苍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晚相约赏月在西边的池塘边,但是月亮没有出来,只有星星闪烁。回到房间,发现室内明亮如同白天,原来是新的诗篇光彩照人。当年的才华就如同打开蚌壳露出珍珠,否则怎能让光明如烛?细细品味每一个字,都觉得它们在翩翩起舞。再次回味庵名,让我领悟到它的深意。在这片情感的土地上,我们永远都在耕种,就像耕耘那些古老的书籍。虽然有一些瑕疵尚未完全消除,但我们的收获仍属精品。在南窗之下,我满足了自己的初衷,移植了兰花和菊花。茶香与玉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砚台的影子倒映在金井的水里,显得格外宁静。现在我在树林中见到了一个人,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思念过去的老臣。自古以来,东山哪里是最终的隐居之地呢?我好像听到皇帝的召唤从天空传来。
去完善
释义
《答熟庵》:陈起(宋) 1. 昨宵约月临西池:昨晚约定赏月在西湖边。“西池”即西湖。 2. 冰蟾不至鹑火飞:月亮(冰蟾)没有出现,火星(鹑火)却在夜空中闪耀。 3. 归来一室白于昼:回到屋内,满屋如同白日般明亮。 4. 乃是新诗光陆离:原来是新写的诗篇光彩照人。 5. 当年应剖琼蚌腹:当年就应该剖开这如玉般美丽的诗句。 6. 不然何以明于烛:不然的话,为什么这些诗句能像烛光一样照亮人心呢? 7. 细窥字字欲走盘:仔细读来,每一个字都像在纸上跳舞。 8. 三复庵名悟圆熟:反复品读您的名字,让我领悟到诗词的圆熟。 9. 一片情田万古耕:这是您用心耕耘的一片感情之田。 10. 有年能得几书经:历经多年,您积累了多少诗歌经典之作啊! 11. 小疵终是未全稔:些许瑕疵终究没有完全消除。 12. 孰若先生耨获精:哪里比得上您对于诗歌的耕种和收获那样精致纯熟。 13. 南窗寄傲遂初欲:您住在南窗之下,展现着您的豪情壮志。 14. 移石畦兰更纫菊:移植石头种植兰花和菊花。 15. 茶烟细杂玉炉沉:煮茶的烟雾缭绕在玉炉周围。 16. 研影净涵金井渌:研磨砚台时倒映出清澈的金井水。 17. 林下今才见一人:今天在树林深处才能见到您这位贤人。 18. 却疑图任思旧臣:您还在怀疑是否应该出任旧日的官职吗? 19. 自昔东山岂终隠:自古以来,在东山的隐逸生活又怎么能始终维持下去呢? 20. 似闻鸾诏下苍旻:我似乎听说有召命从皇宫降临。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陈起所作的《答熟庵》,描绘了诗人与其友人在夜晚聚首、品鉴诗歌、共谈理想的情景。通篇诗意浓郁,境界开阔。以自然界的现象、典故以及茶烟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豪放的氛围,富有浓厚的艺术魅力。 首联“昨宵约月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与友人相约的景象,月亮高悬、星星闪烁,虽然蟾宫未至,但依然充满诗情画意。 颔联“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中,描述了诗人们回到室内欣赏新诗的情景。尽管没有月光照耀,但诗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展现出诗词的艺术魅力。 颈联“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是对当时美好时光的一种回忆,即使没有其他光源,诗歌的光芒也能照亮整个空间,寓意着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自信。 末联“一片情田万古耕,有年能得几书经”则表达了对辛勤耕耘和不断创作的坚持和执着。诗人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仍有不足之处,但也表现出他向往那种纯洁而美好的精神生活。 整体而言,本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还展现出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高度素养和对诗歌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阔达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熟庵》是宋代诗人陈起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6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陈起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因科举不第而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南宋王朝正面临金兵的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这使得陈起的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无奈。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起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国家的忧虑。他以熟庵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儒家学说的信仰和追求,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金兵的侵略使得国家和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的腐败和政治斗争使得国家无法团结一致,抵抗外敌。这使得陈起深感痛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那些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人的谴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