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
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
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
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
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
却邪廼素心,调中古无比。
世仰大医王,民瘼咨朝市。
二子愿托身,赴汤任驱使。
兴怜维摩老,遣前护衰毁。
病魔亟退舍,怡然得安垒。
缅想蓄牛溲,陋哉子韩子。
既非瞑眩剂,厥疾无瘳理。
一念卫生恩,百拜额加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一位名叫奚毒的客人,他从西方赤水的遥远之地而来。
虽然外表散发着炙热的气息,内心却蕴藏着温柔的美丽。
他谈及当年的杨天惠,赞扬之声不绝于口。
遇到段氏的儿子,令人倍感欢喜。
他用善良的心去辟邪,调和内蕴之美无可比拟。
世人敬仰他的医术高超,关心民生疾苦,仿佛拯救众生的医者。
二人愿意托付此生,为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怜悯维摩病弱的老人,派遣前守护着他,让他身体康复。
病魔迅速退去,心情舒畅地安居在堡垒中。
回想起那收集牛尿的情景,实在是简陋了些。
这并非治病的良药,疾病也就无从治愈。
感激他的一念之恩,让生命得以复苏。
去完善
释义
1. 有客号奚毒,西来自赤水:客人名叫奚毒,从西方的赤水之地而来。其中“奚毒”为人名;“赤水”位于今四川省南部,历史上为著名产盐区。
2. 外负炎炎气,内存温粹美:他的外表带有炎热的气质,而内心却有着温润纯粹的美好品质。其中“炎炎气”指热气或刚猛之气;“温粹美”形容温暖的品德。
3. 当年杨天惠,夸大不绝齿:早年杨天惠(杨天惠,字宾实,唐朝诗人。他有时放纵不拘小节,行为不检点,所以在诗中有自我嘲讽的意味)说话夸张,但这并未让他在人们心目中失去好感。其中“绝齿”意为避免让人讨厌。
4. 解后段氏子,即之殊可喜:了解了段氏子的故事后,觉得这个人确实很可爱。其中“段氏子”指段秀实(唐德宗时名将)的儿子,历史上记载他曾与陈起互换丝带,有很高的评价;“殊可喜”意为特别讨人喜欢。
5. 却邪廼素心,调中古无比:他有着坦诚正直的心性,调和阴阳的能力古代无人能及。其中“却邪”指驱除邪恶的事物;“素心”表示纯洁无邪的心地;“调中”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6. 世仰大医王,民瘼咨朝市:世人敬仰伟大的医者,关注民生疾苦。其中“大医王”是佛教用语,比喻具有高超医术的医生;“民瘼”指民间的痛苦和疾苦。
7. 二子愿托身,赴汤任驱使:两位学者愿意将自己的身体托付给这位大医王,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也愿意接受驱使。其中“二子”指的是前面提到的杨天惠和段氏子;“赴汤”表示赴汤蹈火,勇往直前。
8. 兴怜维摩老,遣前护衰毁:同情年迈的维摩诘(佛陀时代的居士,以智慧著称),派遣之前的人去保护他,以免受到疾病的侵害。其中“维摩老”指维摩诘居士;“护衰毁”意为保护衰老的身体不受疾病侵害。
9. 病魔亟退舍,怡然得安垒:病魔迅速撤退,心情舒畅得以平安度日。其中“亟退舍”指迅速撤退;“安垒”指安定的生活。
10. 缅想蓄牛溲,陋哉子韩子:回顾过去,想到像子韩子那样采集牛溲(一种草药)的人,真是简陋啊。其中“子韩子”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提倡古文运动),这里可能指他的作品《送区册序》中的子疆子韩子;“牛溲”指一种草药,在这里代表普通草药。
11. 既非瞑眩剂,厥疾无瘳理:这些草药并非能让人产生昏眩感的特效药,所以不能治疗所有的疾病。其中“瞑眩剂”是指能使人暂时昏眩的药物;“厥疾”指各种疾病;“无瘳理”表示无法治愈。
12. 一念卫生恩,百拜额加子:对这位伟大医生怀着感激之情,百拜以示敬意。其中“卫生恩”指保护人们健康的恩情;“额加子”指额头贴着地面,表示恭敬和感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起写给履斋先生的感谢诗。履斋先生是一位名医,他用神奇的医术治愈了诗人病痛,让诗人得以恢复健康。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己的病状以及履斋先生的医术高超。诗人也通过对韩愈的讽刺,表达了对履斋先生医术的敬佩之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感激与赞美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动荡时期。
陈起生活在南宋,是一个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科举失利、战乱流离等困苦境遇,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这首诗中,陈起表达了对履斋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和内忧。金兵南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民生疾苦。但在这个背景下,陈起仍然坚守着文人的信仰和责任,积极传播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他的诗作成为了南宋文坛的一股清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