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步吴济川别业
闻逐秋云去,东西任所如。
偶过扬子宅,尽见邺侯书。
疏竹难藏鹤,清流可数鱼。
隔墙秋更迥,残柳夕阳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说随着秋风飘荡四方,无所拘束。
偶然经过杨子敬的府邸,见到了大量李泌的书册。
稀疏的竹林难以藏住白鹤,清澈的流水可以清晰地看到游鱼。
隔着墙壁的秋天显得格外悠远,枯萎的柳树下,夕阳刚要开始落下。
去完善
释义
1. 闻:听闻;这里指作者听说吴济川的别业的美景。
2. 逐:追逐;这里表示跟随的意思。
3. 秋云:秋天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秋色之美。
4. 东西:方向;这里指任意方向。
5. 任所如:任由其自然发展。
6. 偶过:偶然经过;这里是作者来到扬子宅的过程。
7. 扬子宅:即扬子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部的渡口。
8. 尽见:完全看到;这里是说作者看到了吴济川别业内的藏书。
9. 邺侯书:指唐朝文人李泌的藏书;他曾任邺县令,因而得名。
10. 疏竹:稀疏的竹子;这里用来形容竹林的环境。
11. 难藏鹤:难以隐藏仙鹤;这里是说竹林的环境清幽,适合仙鹤生活。
12. 清流:清澈的流水;这里用来形容河水干净透明。
13. 可数鱼:可以数清的鱼;这里是说河水清澈,可以看清水中的鱼。
14. 隔墙:隔开的围墙;这里是说作者站在墙外。
15. 秋更迥:秋天的景色更加遥远;这里是说作者感受到的秋天氛围。
16. 残柳:枯萎的柳树;这里是说秋天的柳树。
17. 夕阳初:夕阳刚刚升起;这里是说作者观赏到的傍晚景色。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闻逐秋云去,东西任所如”,以秋云飘散的形象,比喻诗人的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表现了他洒脱不羁的个性。同时,诗人将自己比作秋天里的云朵,寓意着一种漂泊、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颔联“偶过扬子宅,尽见邺侯书”,描述了诗人偶然来到古时的扬子宅,看到了很多关于邺侯的书籍。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在旅途中阅读了很多书籍,也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颈联“疏竹难藏鹤,清流可数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稀疏的竹林中难以藏身,清澈的河流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游动的鱼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恬静与闲适。
尾联“隔墙秋更迥,残柳夕阳初”,以秋天的景象结尾,加深了整首诗的苍凉氛围。诗人透过围墙看到秋天的景色,残柳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苍老。这一句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步吴济川别业》是南宋诗人陈起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在宋宁宗时期(1195-1224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陈起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好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未能跻身官场。这一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他的诗歌多反映民间生活,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南宋晚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江南地区也饱受战乱之苦。陈起所在的浙江地区更是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家园破碎。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秋步吴济川别业》一诗,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