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渡
一帆又是过西陵,天正寒时雨欲冰。
心地自平潮自险,回瞻绛阙认觚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艘船再次驶过西陵,正值寒冷季节,雨水即将结冰。内心平静而波涛汹涌,回顾那红色宫阙,确认其庄严气派。
去完善
释义
1. 西陵:即西泠,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山栖霞岭北侧,是一处风景名胜区。此处借指诗人所乘坐的船只经过的地方。
2. 心: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心。
3. 地: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处境。
4. 平潮:水位涨落现象,当海潮上涨至最高位时称为“潮”,下降至最低位时称为“汐”或“落”。比喻平静的状态。
5. 绛阙:形容皇宫的颜色,此处喻指朝廷。
6. 觚棱:宫殿屋脊上的形状,此处代指皇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日,独自驾舟渡过险恶的江水的情景。诗人以象征手法,借西陵之险喻示人生的困境和波折。“心地自平潮自险”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即使面临险境,只要内心平静,就能顺利度过。而最后一句“回瞻绛阙认觚棱”则展现了诗人豪放豁达的胸怀,即使处于困难境地,仍能坚定信念,勇攀人生巅峰。全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展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唤渡》是南宋诗人陈起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兵南侵、靖康之耻等,这些都对当时的文人和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陈起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在陈起的《唤渡》一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同时,通过诗句中的“唤渡”一词,我们也能体会到诗人渴望渡过江河,寻找安宁生活的愿望。这种情感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