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
青山当户牖,雪后非吾有。
为问谢家池,绿波还在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山峰作为我门户与窗户,下雪后它就不属于我了。不禁想问那谢家的池塘,碧绿的波光是否还存在?
去完善
释义
1. 青山:指青山绿水的景色。
2. 当:在。
3. 户牖:门窗,这里指代房子或者庭院。
4. 雪后非吾有:形容下雪后,青山的景色已不再是我的所有物,意味着自然美景不属于任何人。
5. 为问:请问。
6. 谢家池:东晋大将军谢安的池塘,用来表示美丽的水景。
7. 绿波:绿色的波浪,这里比喻水波。
8. 还在否:是否还存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雪后的自然画卷。诗人陈起以“青山当户牖,雪后非吾有”开篇,巧妙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的雪后景象。在这里,青山被当作是诗人的窗户,而积雪覆盖的大地则显得格外静谧。这种描写方式使得诗歌充满诗意,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为问谢家池,绿波还在否”则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描绘。这里,诗人用“谢家池”作为代表,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美景。而在雪后的环境下,绿水是否依然碧波荡漾,就成为了诗人关心的焦点。这样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其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雪后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后》是南宋诗人陈起的代表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理宗时期,即公元1225年至1264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面临着北方金国的侵略和国内政治斗争的困扰。
陈起作为南宋的一位士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外患不断,使得陈起对现实感到失望,于是他选择了辞官回乡,专注于文学创作。
在《雪后》这首诗中,陈起描绘了雪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诗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而“门泊东吴万里船”则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对外患忧虑的心情。总的来说,《雪后》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陈起在南宋理宗时期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