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彭勿庵

标题包含
寄彭勿庵
一片巴江月,移辉到庾梅。 孤山春事早,疎影望东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巴江河畔的月光下,我将光辉洒向了庾信笔下的梅花。早春时分,孤独的山头渐渐热闹起来,疏影横斜的花影仿佛在向东望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巴江:即巴河,长江上游的支流,在四川东部。 2. 移辉:移动光辉。这里指月光照耀。 3. 庾梅:在江西九江一带。 4. 孤山:这里是杭州西湖中的小岛,北宋诗人林逋曾在此隐居。 5. 春事:春天的景致。 6. 疎影:稀疏的影子。这里指梅花树影。 7. 东回:向东回转,这里指梅花随春风而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朋友的挂念。“一片巴江月,移辉到庾梅。”两句中,巴江之月代表了诗人的故乡,而移辉则是诗人将这种思念之情投射到了庾梅身上,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难以忘怀。 “孤山春事早,踈影望东回。”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孤山上的梅花盛开的美景。诗人以“踈影”来形容梅花的姿态,赋予梅花一种清幽的气质,使其更具个性。同时,“望东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失望与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法陪伴在朋友身边的遗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彭勿庵》是南宋诗人陈起的著名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1194年),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诗人陈起,字梦嵩,号吟霜子,浙江台州人,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擅长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尤以诗名最为显著,其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广泛,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和赞誉。 在这首诗中,陈起表达了对友人彭勿庵的思念之情。彭勿庵是他的好友,两人在文学创作上有深厚的默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分开了很长时间,陈起借此诗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期盼。在诗中,陈起通过描绘秋夜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怀念。这种情感源于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创作时期,南宋正处于南宋理宗赵昀在位时期,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改革,国家政治相对平稳,但民间矛盾仍然较为尖锐。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陈起作为一个文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