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羊吟
拂石坐秋绿,寓目山之阳。
有白类积雪,谁放前村羊。
冗蹄求一饱,寒草嚼峁藏。
日晚山下路,西风吹稻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坐在秋天的绿色中,轻轻拂去石头上的灰尘。放眼望去,阳光照耀在山的南面。
白色的一片,仿佛是覆盖的积雪,原来是村庄前的羊群。
它们寻找食物,满足口腹之欲,用爪子挖掘藏在寒冷草地下的草根。太阳落山了,下山的小路上弥漫着西风带来的稻谷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拂石:轻轻地拍打石头。
2. 寓目:注视;观看。
3. 山之阳:山的向阳面。
4. 白类积雪:白色的东西像是积雪一般。
5. 前村:前面的村庄。
6. 冗蹄:指的是羊蹄。
7. 求一饱:追求饱腹的状态。
8. 嚼峁藏:指羊在咀嚼着草地上的草。
9. 日晚:天色将晚。
10.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观察羊群为主题,通过描绘羊群的生态和周围的环境,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首联“拂石坐秋绿,寓目山之阳”,点明诗人身处秋天的山林之中,描绘了诗人的悠然自得的心境。颔联“有白类积雪,谁放前村羊”,描绘了羊群在山坡上吃草的情景,诗人用“积雪”来形容羊群的白,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颈联“冗蹄求一饱,寒草嚼峁藏”,写羊群为了觅食,踏遍了山间的每一个角落,展示出生活的艰辛。尾联“日晚山下路,西风吹稻香”,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沿着山路下山,沿途闻到秋风带来的稻谷香气,表达了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羊吟》是南宋著名诗人陈起的名篇之一,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此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发,诗人虽在江南地区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疾苦。
陈起出生于浙江临安,自幼喜爱文学,年轻时便已声名鹊起。他在朝廷担任官职时,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而遭到贬谪。尽管生活坎坷,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宋光宗时期,蒙古铁骑不断南下侵扰南宋边疆,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陈起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士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对社会的不公深感愤慨。他在这首诗中以“羊”为象征,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国家治理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