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遶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餠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盈的帘幕间有清风吹过,新生的小燕子在翱翔。绿意盎然环绕着宫殿,阳光照射在铜池上波光粼粼。繁华的道路上权贵们争先恐后地赶路,而隐居的诗翁却在安静的角落里默默沉思。刚刚分享过美食的盛宴,又迎来了晾晒图书的时刻。拿起毛笔书写优美的诗句,希望神明能守护这一切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帘箔:帘子和门板;这里指代窗子。
2. 乳燕:刚出生的小燕子。
3. 绿阴:绿色的树荫。
4.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这里指繁华的城市街道。
5. 驰毂:快速行驶的车轮;这里指代繁忙的出行景象。
6. 群玉:《山海经》中的山名;这里比喻书籍繁多的地方。
7. 凤饼:一种糕点,相传宋徽宗赵佶喜食之。
8. 分赐:将物品分发出去。
9. 牙签:用于清理牙齿的工具,这里借指图书整理。
10. 曝书:晾晒图书,以防止生蠹虫;这里的“又近曝书时”表示接近晒书的时间。
11. 管城:笔的别称,源自唐朝韩愈的《毛颖传》;这里指书写。
12. 琳琅:原指玉石相击声,引申为美好珍贵的东西。
13. 付与:给予。
14. 神灵为护持:借用神灵的庇佑,表示诗句的珍贵。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生活和心态的诗。首先通过帘箔、乳燕、绿阴、铜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接着写群玉诗翁独下帷的形象,表现了他潜心研究、专心写作的精神风貌。同时,诗句“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也揭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最后两句“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则表达了对作品的一种期许和自信,坚信自己的诗句定能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传承。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是南宋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古诗,具体创作时间应为公元1265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后期,国家动荡,战事频繁,政权岌岌可危。
王炎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文人,他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战乱而流亡江南,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种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现状和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思考。
在王炎所处的时代,南宋面临着金、蒙古等北方政权的威胁,国家内部也存在着政治腐败、军事软弱等问题。然而,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文人士大夫们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王炎便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通过诗歌来反映现实,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侮。
综上所述,《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国家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诗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际遇的波折,但他始终保持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现实的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