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王操

标题包含
文王操
凤兮凤兮,鸟之王兮。 览德辉兮,为嘉祥兮。 匪下昌兮,我王明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凤啊凤啊,你是百鸟之王啊。 德行高远光辉照人,带来吉祥福瑞啊。 不是卑微繁盛,我们的王智慧又圣明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凤兮凤兮:比喻圣明的君主。“凤”指凤凰,古代象征皇权的鸟类。 2. 鸟之王兮:意指皇帝。“鸟”是古代对皇帝的称呼,如“鸟巢”代指皇帝的宫殿。 3. 览德辉兮:看到君主的仁德光辉。“览”指观看,“德辉”指君主的仁德之光。 4. 为嘉祥兮:带来了吉祥。“嘉祥”指吉祥的征兆。 5. 匪下昌兮:并非臣民昌盛。“匪”同“非”,“下”指百姓,“昌”指繁荣昌盛。 6. 我王明兮:赞美君王英明。“我王”指周文王,“明”指英明睿智。
去完善
赏析
《文王操》是一首赞美周文王的诗歌。诗人以凤凰比喻文王,颂扬他的德行和光辉,认为这是国家繁荣吉祥的象征。诗中的“匪下昌兮,我王明兮”意味着,并非仅仅因为文王在下位时昌盛,而是由于他的君王之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贤君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季宣的这首《文王操》是创作于南宋时期的一首古琴曲,它融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薛季宣身为南宋的一位官员,他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注都体现在了这首诗歌中。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激烈,外有金人的压迫,内有朝廷的腐败,使得民不聊生。薛季宣作为一位有识之士,他痛心疾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局面。因此,他在《文王操》中以周文王的德行和才智为榜样,倡导仁政和道家的治国理念。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薛季宣深受这两种思想的熏陶,因此在创作《文王操》时,他将儒家的仁爱之心与道家的顺其自然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念。这种观念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