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婺卒张同年渭叟并简其婿黄元辅自然二首

标题包含
寄婺卒张同年渭叟并简其婿黄元辅自然二首
同登当日鬓犹青,宦路还如跛憋行。 莳药山陈非贵相,叩头殿下得狂名。 著书平屋千年记,堆笏盈床一饷荣。 安东窝中无别法,只将世累放教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们一同登上了故地,那时我们的头发还很乌黑,可在官场上却如跛鳖般艰难行走。在莳药山的陈朝已不再贵重,而在叩头殿下的我,却得到了一个狂妄的名声。在这平屋里写下著作,只为了记住这千年的故事;而这一时之盛,就像满床的笏板一样短暂和虚幻。在安顿的这个地方,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世间的琐事逐渐变轻。
去完善
释义
1. 寄:寄给,表示写诗的目的是写给对方看。 2. 婺卒:在婺州做官的人。婺州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大致位于现在浙江金华地区。 3. 张同年:与作者同年考取科举的姓张的朋友。渭叟可能是他的字或号。 4. 简:写信给。 5. 黄元辅:张渭叟的女婿,名元辅。 6. 同登:指他们一起考中科举。 7. 宦路:仕途。 8. 跛蹩行:形容走路艰难,这里比喻官场生涯并不顺利。 9. 莳药山陈:种植草药的地方,用来隐喻不做官而务农的情况。 10. 叩头殿下:向皇帝叩头,这里是说求取名声的行为。 11. 著书平屋:在简陋的房子里写书。 12. 千年记:书籍流传后世的意思。 13. 堆笏盈床:指官员的文书和奏折堆满了书桌和椅子。 14. 安东窝:作者自谦的说法,意思是说他这个官职并不高,无所作为。 15. 无别法: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 16. 世累:世俗的烦恼和困扰。 17. 放教轻:尽量让它们变得不重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友人张渭叟的交往为主题,通过对他们共同经历的回顾和对友人的生活态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的第一联“同登当日鬓犹青,宦路还如跛憋行”,写的是作者和友人张渭叟当年一同科举及第时的情景,以及他们后来的官场生涯。这里用“跛憋行”来形容他们在官场的艰难历程,既形象生动,又表现了他们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二联“莳药山陈非贵相,叩头殿下得狂名”,描述了张渭叟在山野间种植草药,以及在朝堂上受到皇帝赏识的场景。这两句诗揭示了张渭叟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他既能恬静地生活于山野之间,又能勇敢地面对朝廷的纷扰。 第三联“著书平屋千年记,堆笏盈床一饷荣”,表现了张渭叟的才华横溢和勤奋刻苦。他能在简陋的住所里写出传世之作,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同时,他在官场上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一联“安东窝中无别法,只将世累放教轻”,是作者对张渭叟生活态度的赞美。在繁华的世界中,张渭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展示了张渭叟高尚的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此时诗人王迈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王迈作为一名官员,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但又无力改变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将自己的感慨与忧虑寄托在这两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政治抱负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同时期,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王迈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这两首诗正是这一时代的反映。 这两首诗是王迈写给他的朋友张渭叟及其女婿黄元辅的。他们在金华任职,而王迈则在婺州(今浙江金华)任官。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彼此间常有诗信往来。在信中,王迈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倾诉了自己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