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涨和韵

标题包含
江涨和韵
浦溆蛟龙穴,波澜风雨声。 天如粘梦泽,江似覆湓城。 此地居三孝,何人汩五行。 囊中无白璧,不得用吾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埴"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知名度不高或者信息不够明确。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所在的领域、他的主要成就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在江河汇合处,可见蛟龙潜伏之巢穴;波动的水面,带来了风雨之声。 天空如同紧紧地贴着梦境般的湖泊,江水仿佛覆盖着那个古老的城池——正如词牌名“满江红”之意。 在这个地方,有三个伟大的孝子被赞美;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如何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我的口袋里并没有洁白无瑕的美玉,无法表达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感激之情。
去完善
释义
《江涨和韵》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浦溆:水边;岸边。 2. 蛟龙穴:蛟龙居住的洞穴,寓意深潭或者激流。 3. 波澜: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 4. 风雨声:风雨交加的声音。 5. 天如粘梦泽:形容天空仿佛与梦泽相连。 6. 江似覆湓城:形容江水像覆盖着湓城。 7. 三孝:《诗经·小雅·蓼莪》中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段话后世称为"蓼莪三章",意即"孝"的极致。所以,三孝一般指的是极尽孝道。 8. 汩五行:五行,水、火、金、木、土五种元素,代表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本动力。汩五行意为沉浸于五行之中,寓意水流在不断流动中与其他事物产生相互作用。 9. 白璧:本指汉代名玉,此处比喻珍贵的物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江涨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联“浦溆蛟龙穴,波澜风雨声”通过描绘蛟龙在浦溆栖息的场景,以及风雨交加的声音,展现了江涨的波澜壮阔。颔联“天如粘梦泽,江似覆湓城”则以梦泽和湓城为喻,暗示江涨之势足以改变天地之间的格局。 颈联“此地居三孝,何人汩五行”则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其中“三孝”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三位著名孝子:舜、曾参、闵子骞,他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而“汩五行”则形容江水上涨,五行中的水元素得以加强。这一联意味着江涨之地如同这三位孝子的故乡,充满了美德,但又有谁能洞察其中的奥秘呢? 尾联“囊中无白璧,不得用吾情”则表达了诗人深感自己的才学不足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情感。尽管他拥有一颗真挚的心,却因才能不足而无法尽情抒发对江涨的感慨。这首诗整体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领悟和对自我才能的谦逊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涨和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13世纪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的乱世,战乱频繁。 张埴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但由于时代动荡,未能获得重用。后来,他在民间担任教职,教授后学,将自己的学问传播给更多的人。然而,世事难料,他的家人在战乱中离散,他自己也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代的忧虑。 在张埴所处的时代,宋代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但同时也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困境。外有金兵压境,内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埴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敌侵略。 综上所述,《江涨和韵》这首诗是在张埴人生曲折、时代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展现了他在乱世中对家国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