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
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
流到海门流不去,会随潮汐过钱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泛白的淮水边,秋风萧瑟,中间夹杂着几行英勇烈士的眼泪。这泪水流淌至海门,却无法完全被带走,它们会跟随潮汐涌过钱塘江。
去完善
释义
1. 淮水:即淮河,位于中国东部地区,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至江苏入海。
2. 白苍茫:指秋天的淮河水面广阔无际,景象荒凉。
3. 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
4.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位于钱塘江下游。
去完善
赏析
赵崇嶓的《淮河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秋日画卷:秋风萧瑟,淮水浩渺,英雄豪杰的泪水融入其中,化作无尽哀思。诗人巧妙地将历史风云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首句“秋风淮水白苍茫”描绘了淮水在秋天里的景象。“秋风”意味着时节的变换,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淮水白苍茫”则通过淮水的浩渺和苍茫来表现其源远流长、无穷无尽的特点,暗含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
接着,诗人在第二句“中有英雄泪几行”中引入了英雄豪杰的形象。这里的“英雄”不仅仅是指具体的个人,更是代表了无数为了国家和民族事业付出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泪水汇聚成河,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无奈。
第三句“流到海门流不去”则将淮水的流向进行描述,暗示了英雄们的精神永恒不息,尽管他们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仍流淌在人们心中。而“流不去”更强调了这种精神的顽强和坚韧。
最后一句“会随潮汐过钱塘”则以钱塘江潮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喻,表达了英雄们的精神和事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后人传颂和发扬。诗人以钱塘江潮为载体,赋予了这首诗强烈的象征意义,使其更具哲理性和深度。
总之,赵崇嶓的《淮河水》通过对淮水的描绘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展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个人情感的深沉厚重。诗人以其独特的手法和高超的技巧,使得这首诗歌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75年左右的五代十国时期,诗人赵崇嶓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淮河水》。这首诗通过描绘淮河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忧虑。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赵崇嶓的个人命运也颇有些坎坷。他曾在南唐为官,后因故被贬谪。在这期间,他曾多次回到家乡河南,目睹了淮河流域的美丽风光和百姓生活。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乡的美丽和生活的艰辛,也为他创作《淮河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战乱不断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频繁,政权割据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崇嶓的作品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