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祺卿新居
几年铢累束修钱,才向湖边置一廛。
种竹庭深难得月,养鱼池小易为泉。
山呈好画当书案,柳撒轻丝罩钓船。
酒力半酣诗思倦,矮床相对白鸥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数年积攒些微薪水,终于能在湖边购置一间小屋。
庭院中种植竹子深深,月光难照;小水池里养殖鱼类,轻易便可化为泉水。
好山美景如画卷展开,作为书桌上的背景;嫩柳轻柔地挥洒枝条,笼罩在垂钓的小船上。
饮酒后有些微醺,写诗时兴致不高,疲倦来袭;与白鸥相对而眠,矮床上梦境悠哉。
去完善
释义
1. 铢累:意为点滴积累,形容艰难积攒钱财。
2. 束修:本指学生送给教师的酬劳,这里借指薪水。
3. 廛:房屋,此处喻指住处。
4. 种竹庭深难得月:庭院深深,种植竹林后难以望见月亮。
5. 养鱼池小易为泉:小鱼池塘很小,易于营造喷泉效果。
6. 当书案:当做书桌用。
7. 柳撒轻丝罩钓船:轻柔的柳絮飘落在垂钓的船只上。
8. 半酣:微醉的状态。
9. 诗思倦:写诗的欲望减弱。
10. 矮床相对白鸥眠:与白鸥相对而卧在矮床上。
去完善
赏析
《孙祺卿新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孙祺卿新居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致。诗歌以“几年铢累束修钱”开篇,以微小的积累来隐喻孙祺卿勤俭持家的品质。接着“才向湖边置一廛”一句,描述了他在湖边建设的新居,形象地展示了他的恬淡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分别从种竹、养鱼等方面入手,使读者感受到新居的清新宁静。同时,又以山、柳、鱼、泉等景象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酒力半酣诗思倦”则体现了孙祺卿寄情山水,在微醺之中感悟人生的境界。最后,通过与白鸥的亲密互动,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充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孙祺卿新居》是南宋诗人许棐在嘉定十五年(1222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婉转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孙祺卿的新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棐在南宋时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作大多以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孙祺卿新居》这一时期,许棐的人生际遇较为平稳,他与友人孙祺卿交情深厚,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此背景下,许棐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孙祺卿新居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此外,在这一时期的南宋,由于金兵南下,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涌现,他们的作品丰富了南宋的文化内涵。许棐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代表,其作品无疑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