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慧佛日禅师赞

标题包含
大慧佛日禅师赞
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 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 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广闻,法号释广闻,俗名李广闻,字子闻,号三山居士,1963年生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文化学者和禅宗大师,为少林寺第三十一代传人。 释广闻自幼热爱书法、绘画和诗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温暖的南风吹来之时,我们共同合作抓住了那个机会。 就像大树倾倒、藤蔓枯萎的地方,一旦泼出的水就无法再收回。 看穿了那个原始的禅意,就像是摆在台子上的绿色蛤蟆。 摆脱了那些完美的领悟,内心涌起的是鲜活的马猴。 横着一把三尺长的竹梳,我们的祖先们的勇气可见一斑。 有如翻阅四大河的雄辩,可以通达各个领域的高人。 广泛地覆盖四海之内外的,都是中肯的建议。 跨越百代的时空,又有谁能与我们并肩。 这样的说法其实微不足道,又怎么能撼动山丘呢。
去完善
释义
1. "闻薰风南来时":薰风,指南方的暖风。这句意思是当南方的暖风吹来的时候。 2. "和赃捉获":赃,通“藏”,指隐藏的东西。这句意思是抓住那些隐藏起来的东西。 3. "向树倒藤枯处":树倒,指树木倒下;藤枯,指藤蔓枯萎。这句意思是看那树木倒下、藤蔓枯萎的地方。 4. "覆水难收":覆,倾倒;覆水,指泼出去的水;收,收回。这句意思是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 5. "勘破元禅":勘破,看透;元禅,指最初的禅机。这句意思是看透了最初的禅机。 6. "楪子饤底青虾蟆":楪子,疑为“荷叶”之误;饤,把食物堆在盘子里;青虾蟆,指青蛙。这句意思是荷叶底下藏着的青蛙。 7. "脱得圆悟":圆悟,佛教术语,指圆满觉悟;脱得,指达到。这句意思是达到了圆满觉悟的境界。 8. "胸次用底活马骝":胸次,内心;用底,用的东西;活马骝,指灵活的人。这句意思是内心充满了灵活的人。 9. "横三尺竹篦":竹篦,指竹制的梳子。这句意思是拿着三尺长的竹篦。 10. "气索列祖":气索,呼吸急促;列祖,指历代祖师。这句意思是让历代祖师都感到敬佩。 11. "翻四河雄辩":四河,即四大河流;雄辩,指有说服力的言论。这句意思是他的言论能够激起四大河流的波澜。 12. "贯通九流":九流,泛指各种学问。这句意思是他的学识贯通了各种领域。 13. "薄四海内外":薄,接近;四海,指全国。这句意思是他的名声传遍了全国。 14. "罔不中伤":罔,无;中伤,指受到诽谤或攻击。这句意思是没有人能够对他进行诽谤或攻击。 15. "旷百世上下":旷,时间长久;百世,指很长时间;上下,指从古至今。这句意思是他的智慧从古代到现在都无法被超越。 16. "其谁与俦":俦,同类。这句意思是谁能与他相比呢? 17. "区区作是说者":区区,谦辞,表示自己的渺小;作是说者,指这样说的人。这句意思是说自己这样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18. "如一尘之微":一尘,指一粒灰尘;之微,指非常微小。这句意思是就像一粒灰尘那么微小。 19. "又何能重轻乎山丘":重轻,指重视或轻视;山丘,指山岳。这句意思是又如何能够重视或轻视山岳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大慧佛日禅师赞》是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的颂扬大慧佛日禅师的一首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以表达对禅师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描绘了禅师听到熏风吹拂的声音时,便能洞察世事的真相,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混沌的迷雾。 颔联“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意味着禅师在面对生死、无常等人生问题时,能够冷静应对,如同面对枯树和干藤一样,展现了禅师超脱世俗的智慧。 颈联“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赞美禅师洞悉禅机的深厚功力,就像青虾蟆稳坐在檀香木座上,沉稳而坚定。 尾联“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则表达了禅师在顿悟之后,内心充满生机与活力,犹如活泼的马骝,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全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大慧佛日禅师的高尚品质和深厚的佛学修养,表达了对他的无限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慧佛日禅师赞》是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大师大慧佛日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禅宗修行精神的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黄庭坚所处的时代背景。黄庭坚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佛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间非常流行,许多文人都热衷于参禅悟道。黄庭坚本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与禅宗高僧多有交往,并对禅宗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黄庭坚的人生经历。黄庭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然而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遭到流放。这些挫折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坚定地信奉禅宗思想。 在了解了上述背景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慧佛日禅师赞》的创作动机。这首诗是在黄庭坚与禅宗大师大慧佛日交流参禅心得后创作的。通过赞美大慧佛日的修为,黄庭坚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禅宗的智慧,引导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