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行行重行行诗

标题包含
拟行行重行行诗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 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 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 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 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 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 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陆机出身于东吴世家,祖父陆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父亲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陆机年...查看更多
白束_469
去完善

译文
漫漫旅程遥。满怀忧虑重。 这忧虑为何?念君容颜音容。 音貌日疏远,相隔恍如飞行沉没。 鲈鱼依恋河流,晨风吹拂思念北方的树林。 游子独自在天涯,重逢之日无法寻觅。 疾风吹散回信,浮云难载佳音。 独自站立,思念遥隔千里。忧伤如同泉涌,集中心头。 梳理衣衫发现腰带太松,身形瘦弱不堪。 渐行渐远,勿让感情成为负累,安然处之,抚琴自遣。
白束_469
去完善
释义
《拟行行重行行诗》陆机 1. 悠悠:漫长无垠。 2. 行迈远:行程遥远。 3. 戚戚:忧虑悲伤的样子。 4. 思:思念。 5. 徽与音:美好的回忆和声音。 6. 缅邈:遥远的样子。 7. 王鲔怀河岫:王鲔鱼想念河流和山洞,比喻游子思念家乡。 8. 晨风思北林:早晨的微风思念北方的树林,也是比喻游子思念家乡。 9. 眇:遥远。 10. 惊飙:狂风。 11. 褰反信:揭露真相。 12. 归云难寄音:回归的云彩难以传递消息。 13. 伫立想万里:长久地站立,思绪飘荡到很远的地方。 14. 沈忧:深深的忧虑。 15. 萃我心:聚集在我心头。 16. 揽衣有余带:整理衣服,腰带松散,形容憔悴。 17. 循形不盈衿:沿着身体轮廓,衣襟却装不满,形容孤独瘦弱。 18. 去去:渐行渐远。 19. 遗情累:摆脱情感纠葛。 20. 安处抚清琴:在平静的地方弹奏清亮的琴声。
白束_469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思念之情的古诗。诗人以悠远的行旅和深深的忧虑开篇,表现出游子离家别恋的复杂情感。接下来,诗人将这种思念具体化,用“音徽”和“徽音”两个意象来比喻分离的伴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其品德和才情的赞美。 随后,诗人以“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作比,揭示出游子离家在外的心情和无尽的思念。这里的“王鲔”和“晨风”都是象征游子的形象,寓意着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依然心系家园。而“还期不可寻”则表明了亲人之间重逢的希望渺茫。 接着,诗人借“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表达了对通信困难的感慨。这里,“惊飙”和“归云”象征着鸿雁传书的困难,进一步加重了诗人心中思念之苦的分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立原地,牵挂万里之外的亲人和朋友,展现出深沉的忧虑和无尽的痛苦。其中,“余带”、“不盈衿”的描绘暗示出诗人日渐消瘦的面容,形象地表现出他心中的哀伤。 最后,诗人提出放下羁绊,潜心抚琴,以求心灵的慰藉。然而,这句“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却并未传达出真正的解脱感,反而显得有些无奈和无力。这表明,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之情依然难以释怀。
白束_469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行行重行行诗》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此时正值八王之乱后,晋朝初定,社会相对稳定。然而,战乱的阴影仍笼罩着人们的心灵,诗人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离乱之际的人间冷暖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陆机在创作这首古诗时,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在年轻时就已才华横溢,名满天下,曾为吴国大都督,因战败投降西晋,此后历任尚书郎、太子洗马等职位。虽然历经战乱,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复杂多样。一方面,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崛起,门阀制度逐渐兴起,士族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民众的生活仍然困苦。这种矛盾的现象使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在诗歌中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白束_469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