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驿
转侧下层巅,江流出断壖。
寒云生古戍,野店引山泉。
雨暗疏茅湿,堂危倒石悬。
去程无限险,心落渭城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巅上辗转而下,江水从边缘流过。
古老的烽火台上空云雾飘荡,山脚的小店引入清澈的山泉。
细雨让稀疏的茅屋变得潮湿,高耸的岩石被倒挂在堂前。
去往那里的路途险峻无比,心情仿佛跌入了渭城的边缘。
去完善
释义
1. "转侧":形容辗转翻侧的行走状态,这里是说作者从高处行至低处的过程。
2. "下层巅":这里指的是从高山之巅向下走。
3. "江流出断壖":江流指的是长江;断壖指江水消退后露出的岸边土地。
4. "寒云生古戍":古戍指古老的城堡或边防营垒,此句描绘了阴冷的环境中古代戍楼的景象。
5. "野店引山泉":野店指郊野村落的客店,这里表示沿山路走向泉水的方向。
6. "雨暗疏茅湿":疏茅指稀疏的茅草,此句描述阴雨天气中茅草屋的湿润景象。
7. "堂危倒石悬":堂危指高处的厅堂,倒石悬指巨大的山石悬挂在旁,形容地形险要。
8. "去程无限险":去程即离开这里的行程,这里用"无限险"表示将要面对的重重困难。
9. "心落渭城边":渭城即长安附近的咸阳,这里用"心落"暗示自己心中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沙驿所见的景象以及心情。诗人以白沙驿为切入点,展现了从高处到山脚,从江水到古戍、野店的空间变化。同时在时间上穿插了天气的变幻,时而阴云密布,时而细雨蒙蒙。而山路的艰险和诗人心境的变化更是紧扣主题,使得整首诗紧密连贯,意境深邃。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不仅让人领略到其独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通过景色与心境的交融,传达了作者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沙驿》是唐代诗人李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人们纷纷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悟。
在这个时期,李复作为一名文人官员,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京兆府司录参军、中书舍人等官职,但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官场斗争的残酷和人世的沧桑变化,从而产生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社会表面上看似繁华盛世,但实际上已埋藏著危机。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叛乱很快爆发,唐朝由此走向衰落。李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自身的遭遇为切入点,抒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他以白沙驿为题,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