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标题包含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上巳余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飜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上巳节的风景中,美好的时光集结在遥远的乡村。彩色的小舟漂浮在水面上,华丽的车子下是美丽的女子。树木茂密而葱郁,音乐声渐行渐远。湖面的光芒与翠鸟交织,绿草和花朵让蜻蜓陶醉其中。鸟儿在桐树上欢快地歌唱,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从今往后,这将是一段难忘的盛会,有谁还会再去观赏那传说中的兰亭画卷呢?
去完善
释义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 风景:风光景色。 芳辰:美好的日子。 集:集合。 远坰:指远方郊野。 彩舟:装饰华丽的小船。 浮泛:在水面上漂浮。 绣毂:华美的车马。 下:来到。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栖树:栖息在树上。 葱蒨: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笙歌:吹笙唱歌。 杳冥:幽深昏暗。 湖光:湖面的波光。 迷:使人陶醉。 翡翠:绿色的羽毛。 草色:春天的草的颜色。 醉:使……陶醉。 蜻蜓:一种昆虫。 鸟弄:鸟儿飞舞。 桐花:梧桐的花朵。 日:时间。 鱼飜:鱼儿游动。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公历4月20日左右。 萍:浮萍。 从今:从现在起。 胜会:美好的聚会。 谁看:谁能看到。 画兰亭:描绘兰亭的画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三月初五的景色,与大夫一起游玩在长沙东湖的美景中。春天美好的风光、色彩斑斓的游船、盛开的鲜花以及悠扬的歌声都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在游湖时的愉悦心情。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湖边翠绿的湖水、娇艳的花草、鸟语花香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人以“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收尾,表达了诗人希望把这次美好的游览经历永远铭记在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歌节奏轻快,语言生动形象,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山水田园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是唐朝诗人张又新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814年,即唐宪宗元和九年。这一年对于张又新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被授予翰林院学士的官职。然而,这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朝政腐败,宦官权势熏天,民间疾苦重重。 在这个时期,张又新作为朝廷官员,对社会的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时事变迁。在《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日湖边的景色,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