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屿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
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绿的江水蜿蜒曲折,环绕着翠绿的山峦,茂盛的绿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点缀着清澈的河流。这美丽的景色被称作了“孤屿”,但实际上它是由两道并列的江河组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碧水:形容水色碧绿清澈。2. 逶迤:形容曲折绵延的样子。3. 翠巘:指青山。4. 绿萝:一种绿色植物,常用于室内观赏。5. 蒙密:繁茂而密集的意思。6. 媚:使...显得更美丽。7. 晴江:晴朗的江河。8. 孤屿:孤立的小岛。9. 中川:河流中间的部分。
去完善
赏析
《孤屿》是唐代诗人张又新所著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首句“碧水逶迤浮翠巘”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河流和青山绿水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次句“绿萝蒙密媚晴江”则以茂盛的绿色植被点缀在阳光照耀下的江面,更显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而诗的最后两句“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则颇富哲理。原本孤零零的小岛因为有了河水的围绕和连接,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双生的一部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启示人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有时孤立的个体或许正是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孤屿》是唐代诗人张又新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在那个时候,中国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歌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在这个时期,张又新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然而,他在官场上却并不得意,一生仕途坎坷。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这首《孤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孤独、离别以及命运无常的思考。这种思考并非局限于个人的感受,而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唐朝中期的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政治斗争激烈,民众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张又新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